2)111:谋略与粗鲁_干上瘾向周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稳,此番出征,于他高家而言,不论胜败,都有利无害,真打输了大不了自己领个劳师无功的罪名,隐退,让坐在轮椅上的老父亲再出山顶个小半年。

  所谓赌博,一赌那位坐在御座上的膘信心思,二赌雌伏在剑川大山中舔养伤口的前大明国皇室杨氏一脉的野望,所以他有一半心思在国内,非要等东路军出关了才行动。

  而东路军主帅段思明也是一样的心思,他这一路军,虽然人少,但都是皇家直系精锐与亲皇室的部族土兵组成,其实比高方辅更担心国内形势。

  双方比着耐心,结果正月便开始聚兵,真出石门关却已是二月十八。

  历史上,大理之所以长期安于现状,也是因为帝系与相系长期互相牵制的结果,段氏以释儒立国,长施仁政,所以正统地位深入人心,高氏占据鄯阐府(昆明)风水宝地,物阜民丰,实力强于皇室,废立一句话,可最后还是要还政于段氏。

  但大理士兵非常强悍,这得归功于前南诏国,与大唐相持对抗半个多世纪,国内频发战争,好勇斗狠的血脉已经植入到将士的脑海里。

  ……

  大理兵出石门关。

  甲寅耀武安夷砦。

  他奉命驰援戎州,戎州治所在僰道(宜宾),位于马湖江(金沙江)与长江交汇处,钩带二江,抚镇蛮獠。

  隔江相望,尽是夷僚诸部,前王蜀时在江南设二砦,一名安夷,一名绥夷,沿存至今,两砦皆依山而筑,每砦各有驻兵五百,但砦前都有一方大坪地,用作榷场,五日一小集,旬日一大集,方便夷僚买卖生活用品。

  其实甲寅所领军令相对轻松,木云给他的战略布置是在戎州城内静候,防守反击,别让敌军过江便是大功。

  可戎州早在史成的指挥下,各项防御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他性子是变的乖张了,但于军务上却更专注了,只是脸上少有笑容。

  甲寅看不惯他的冷脸色,主动渡江出击蛮寨又于战略规划相违背。

  因为江南面的诸蛮,并没有“反”,去年还如数上贡了,与雅黎二州的情况不同。如今大理出兵了,除靠近大理的乌蒙乌撒两部积极举旗响应外,易娘部、阿头部、茫布部都在观望中,而最靠近戎州的易溪部则表示“坚定”的站在朝廷一面。

  这些族群数万的大部尚且如此,那些小洞小寨更是如小草般的顺风倒。

  甲寅很理解这些蛮部当家人,他们不想打仗,但自己实力小,大秦不敢惹,大理也惹不起,夹在中间,只能做个墙头草。

  若是多派使者,多行劝谕,朝廷适当给个面子让让步,大理兵可能就出不了石门关。但这是饮鸩止渴,秦越也好,李谷也罢,紫光阁议事时一致否决,说眼下是困难,但还没到让步的时候,坏习惯养不得。

  大理或是孟昶如何行事是他们的事,我们得来硬的。

  所以,此时大战未起,江南面百多个大小部族,谁会反,谁不会反,眼下还不能定论。

  甲寅性子急,史成其实眼下比他更嗜血,但他不比甲寅,与秦越关系铁到遇事可以百无禁忌,所以酒足饭饱之余少不得使使激将计,吹吹耳边风。

  虎子,咱得先下手为强,那些蛮僚,藤条为甲,竹杆为枪,哪是我们的对手,可要是让他们汇聚成势,就不好办了。

  甲寅第一次当耳边风,第二次委婉解释一二,第二次就蠢蠢欲动了,吹着城头寒风,歪着脖子想了半天主意,结果就想出了个“挑战”的想法来。

  有本事打倒老子,没本事就当孙子。

  然后派出四路红翎使者,传檄各部:

  安夷砦前比武,

  胜者说话,输者称臣。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