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节 俏色巧雕_向往的生活之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说过:世间作品,无论是文章、诗句、油画,若它能激发同行强烈的创作欲望,那么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顶尖作品。

  秦淮这件作品,让林迢、陆斟还有在座的两位玉雕师都呼吸沉重,呼吸沉重。

  简直大受启发!

  好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才思一下就敏捷了!

  “你们作为玉雕师应该是见多识广才对,明代代陆子冈再往上,汉代巅峰的碾玉,不该如此激动。难道连你们都远远不如?”

  须老先生见这四个老家伙眼睛都要瞪出来,忍不住取笑。

  “这件作品是现代玉雕!现代玉雕已经很久没出过令人惊艳的作品了。”

  林迢大师一脸肃然。

  毫不夸张的说,它是近五十年来玉雕界最为惊艳的作品。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啧啧……这位玉雕师的构思真是精巧,不光是构思精巧,还有强大的底蕴。你看玉里面的杂色分得清清楚楚,树就是树,小径就是小径,每一颗雪,都不粘连,漫天飞舞,各有姿态。

  这是纯熟的运用了分色技巧,就算我浸淫玉雕大半生,还是自愧弗如。”

  分色,顾名思义,就是将杂玉的颜色分开,分颜色时要自然连贯,分色是玉雕技法中色彩运用最难的一点。

  因为玉石的颜色都是天然的,过渡是渐变的,这就要求玉雕师特别了解玉石的构造,及对各种颜色的娴熟运用。

  一块玉色纯净的和·田美玉,其分色过程便困难重重,何况是一片杂色玉!

  这枚玉雕……虽然都没有巴掌大,但底蕴太深了,深不见底。

  几位玉雕大师越分析越惊叹。

  “那到底是谁的作品?纵观中华,能雕出这枚玉雕的创作者不应该是籍籍无名之辈才是。”

  须老先生也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他自称爱玉老翁。一生赏千玉,国内大师的作品都有欣赏、收藏,此枚玉雕的风格竟然是第一次遇见。

  “这个真的看不出来,其风格与现在的玉雕师截然不同,自成一家。”

  林迢皱着眉头,相逢对面不相识。

  远处,林栎伸长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紧‘风雪夜归人’玉佩,握紧了拳头。

  “须裴,你倒是说说,这枚玉是谁的作品?”

  须老先生的好奇心空前膨胀,敲了敲桌面。

  “嘿嘿……天机不可泄露。”

  须裴咳嗽两声,扫了秦淮一眼,见秦淮微微摇头,话锋一转。

  “你是有十几年没有面壁思过了吧?”

  听得须老先生严厉的话,须裴缩了缩脑袋。

  ‘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虽然说须老先生是笑着说的,但须裴还是感觉到一阵寒意。

  “我直接说就没乐趣了,肯定是要你们猜一猜。”

  须裴辩解道。

  “裴弟说得对,不如我再添一些乐趣。

  正好我也寻到了一块美玉,不如就让老爷子们猜一猜,把这位大师找出来。

  然后请这位大师帮忙雕刻这块美玉。

  李青,取玉来!”

  须景大手一挥,戴墨镜的保镖捧着木盒上前。

  掀开遮布,一块头颅大小的美玉摆放在盒中。

  玉质澄澈,清晰,白净则细腻如雪。

  而其玉皮鲜艳彤红如烈火燃烧。覆盖了美玉的二分之一。不过玉皮不均匀,星星点点,如夕阳烧云。

  纯天然去雕饰的纹路,迷离恍惚,如梦似幻。

  石至美者为玉,玉至美者,遇上方知有。

  近距离观看的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

  美玉美如斯,温润平和,散发着纯净的光泽,令人一看,就仿佛受到了洗涤,亦有一种夜晚仰视北地极光的震撼,难怪爱玉的人,会为了一块美玉,豪掷千万乃至上亿财富……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