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1章 华夏一体化 (第三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一上任,张佩伦就做好一件大事!

  在他离开徐州之前,就特意申请了一笔资助款,用于资助自费留学生,他所资助的留学生,并不局限于朝廷治下的自费留学生,就连同天国那边的自费留学生,只要拿学籍注册表申请也可以申请生活津贴。

  “今日大明有华夏自费留学生千余人,朝廷每月只需要区区数千元,就能够笼络人心为皇上所用!”

  张佩伦的一番话,说服了当时还尚未登基的李徐州,于是乎驻大明总领馆得到了一笔款子,专门用于资助自费留学生。

  不得不说,不过三十四岁的张佩伦的眼光确实毒辣且老道,一眼就看出来资助留学生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争取这些人能够为已所用。

  但也就是如此了,来到大明的这几个月里,在亲眼目睹了大明的繁华与强盛之后,张佩伦的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军官会行兵谏。

  满清不倒,华夏就不可能推行维新变法,不变法维新,不行新政,华夏就不可能富强。所以,打倒满清就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在心下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张佩伦把目光投向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詹天佑——他也是兴汉会成员。

  去年兵谏的干将之一,在“兴汉会”起事军官纷纷受到重用的时候,他为什么会被发配到大明?

  原因很简单,他用枪逼着今上通电反清,没错本是大清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李大人之所以走上了反清之路,虽然和其不被朝廷信任,甚至屡遭打击有很大的关系,但去年反清却完全是一个意外,纯属无奈。没错,这是被逼出来的“老大”,赵匡胤黄袍加身那是做戏,李大人被逼上位却是真的。

  八年前,第一批留学大明的军官生返回徐州后,接受新式军事教育的他们很快就成为淮军的基层中坚,他们和徐州武备学堂毕业的青年军官一起组成“兴汉会”,开始在军中串联秘谋反清。

  最终在去年他们利用春操的时机发动了兵谏。那些校尉军官们倒也没有什么野心,群龙无首的他们并没想过要争权夺利,而是逼迫李大人带头反清。

  面对兵谏军官的枪口,本身就对朝廷不满的李大人心知,此事难以善了的他也只能将错就错了,当上了反清的带头大哥。

  现如今“带头大哥”登了基,而当年发动兵谏的青年军官就成了开国功臣,在得到晋升的同时,这位当年直接在帐前兵谏的詹天佑处境就有点儿尴尬了,于是乎就官升一级,到了大明任武官。

  “眷城,咱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听着大使的询问,詹天佑连忙答道。

  “大人,按行程上来说,咱们要到机车公司去看看。”

  “机车公司?那是得看看,在离开徐州时,听说朝廷要修关内外铁路,要把铁路修到黑龙江、修到恰克图,以移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