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坟头蹦迪之战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有影响的,甚至是互通的。

  还有一点,在西陕那边,陈文哲看到了三星堆标志的东西。

  那是在三星堆出土过的两种金面具,出自圆顶金面青铜人像,及平顶金面青铜人像。

  圆顶人像通高42.5厘米、宽19.6厘;

  平顶人像通高45.8厘米,宽22.4厘米。

  这两种人像上的金面罩,均为金皮捶拓而成,眼眉部镂空,制作精致。

  据推测这种金面造像,代表当时社会最高层的贵族。

  他们不仅掌握生杀大权,还垄断了与神交流的权力

  在战争开始之前,带着这种金面罩的祭祀在跳舞?

  这应该是给军队以祝福,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算是很正常的活动。

  也是看到了这一点,陈文哲才确定牧野之战中有蜀人参战。

  所以就算是移民到西陕的“川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还是“川军”。

  或许户口迁了、籍贯变了,但是文化习俗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三千年前的“西陕籍川军”,作为周武王伐商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灭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青铜三角援戈,在西陕这边,是出土商代晚期的大墓。

  现在通过回朔,陈文哲能够确定,这很可能是《尚书·牧誓》提到过和周武王一起征伐殷商的“蜀”人所用。

  而这些友军跟三星堆文明有关,但是却不是来自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古蜀国。

  因为三星堆的历史要更早,而等到了武王伐纣那个时期,三星堆文明的主人,古蜀国已经分裂,或者说已经扩张出川省。

  这样一来,说武王伐纣里面,有蜀人的参与,也没什么不对。

  “武王伐纣”一事,在后世被赋予浓重的神圣色彩。

  这一场战争,成为解决天命更易、朝代更迭,这一重大历史难题的满分标准答桉。

  一场神圣的战争,自然会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战争的神奇现象。

  这里面神神怪怪的场景,就必不可少。

  比如带着金面罩在战场上跳舞,这很显然就是当时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动。

  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典籍,都记载了武王伐纣时“前歌后舞”。

  陈文哲怎么能知道,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牧野之战,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舞蹈。

  这舞蹈实在是太奇怪了,那些人不止是在战争之前跳舞,就算正在打仗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跳舞。

  这就跟坟头蹦迪差不多了,这么奇怪的现象,不管是谁看到了,都会感觉这群人疯了吧?

  这么异常奇奇怪怪的战争,让人想起来很容易。

  所以,陈文哲很容易就想到,这有可能就是牧野之战。

  因为这在很多典级之中,都有记载,上面有着这场疯狂战争的详细记载。

  嗯,说详细有点夸张,但是其坟头蹦迪的特征,却记录的十分清楚。

  结合年代,战争规模,发生战争的场地,再结合看到的疯狂舞蹈,陈文哲自然而然的就跟牧野之战适配成功了。

  毕竟这场战争,实在是太出名了。

  只要怀疑,还是很轻易就能找到证据的,毕竟记载这场战争的典籍众多。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