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第廿六章_正安嘉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掐指算算,那时他才十岁,对于这位抢去了父亲所有注意力的兄长会有什么想法呢?

  仁景二年四月,庄宗又一次病倒,神策军在九仙门设伏想诱杀吴王,不知被谁走漏了风声,袁尚书一派将计就计,将两名宦官头子直接射杀于宫墙下……但,此时却发生了另一个意外,明德殿藏书阁烈火熊熊,整整烧了一夜,而晋王殿下也在这一晚失踪了。

  执笔者对于晋王死于大火的说法似有疑问,但那一夜这么多士兵围在大明宫外,都没有人看见晋王。后文附录了庄宗的诏书,把杀害晋王的罪名压到两位已死的宦官身上……

  崔捷把这段再细看一遍,很多地方语焉不详,自相矛盾。明德殿几乎烧成灰烬,找不到尸首似乎合理,但,有没有可能晋王真的趁乱离宫了呢?

  她不敢再看,把书册按原样绑好,放回到原处去。典书一直专心于他的书稿,崔捷上前告辞,反把他吓了一跳。

  下午,她去延英殿拜见皇帝。皇帝第一句便问:“易州古亭县是否有位叫程文通的私塾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崔捷不知他问来做什么,只用两句话简单地答了。皇帝便让她看刚刚送来的韦大人的奏折:“似乎是这人带头,把死在羊角山的俘虏重新安葬了,还种上松柏。前几天沧州有一队兵马袭掠了易州其他县,独独绕开了古亭县。”

  崔捷连忙问:“有多少人?死伤严重吗?”

  皇帝沉默了一会,才答:“听说田慈尘的箭伤一直反反复复,话都说不清了。那批人人数不多,估计是私自出兵,他们知道不能和薛涣硬碰,就专挑防守弱的县城洗劫。虽然后来薛涣把他们打退了,百姓……还是死伤不少。”

  皇帝尽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带过,但她仍然可以想象那些士兵会怎样在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身上发泄仇怨。

  她脸色苍白,手也在微微发抖。丁大哥似乎已成功了,他是否已经安全离开沧州了呢?

  “我本来还在考虑要给薛涣一些褒奖,毕竟他成功守卫了易州。”

  崔捷小声答道:“薛大人确实应得首功。”

  “你忘了……”皇帝说了半句就停住,脸上有点不自然的神色,只好尴尬地扭头。他咽下的这句话其实是:你忘了是谁把你射伤的?

  她却已感觉到他的想法,因为他的视线轻轻扫过她的肩膀。

  “陛下,薛大人为保卫易州真的已拼尽全力,臣丝毫不怀疑他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之心。”她迟疑了一会,又说道:“当日易州被围,又被奸细烧了粮草,朝廷为了派兵救援的事争论不已,可没过多久就传来解围的消息,陛下还不知道为什么吧?”

  皇帝有点奇怪:“我听到的说法是绝境之下,士气大振,一举突围。”

  “并不是这么简单的……臣初到易州时,曾到城门上视看,发现城楼的一根大柱子上勾住了一小块红色绸布,上好的质地,还有花草暗纹,应该是女子裙裳上撕下来的。臣很奇怪地拉住士兵问,为什么会这样。”

  皇帝听得呆住,望着她的脸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那些士兵都很惧怕这个问题,躲闪着不答。臣还试过问那些送饭到城头的老伯,他们明明一副知道的神情,却也不肯说实话。后来,我到古亭县住了很久,和县令大人处熟了,才知道……在最危急的那天,薛大人把他的千金绑在城头,对所有士兵说,‘谁杀了田慈尘,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皇帝惊叫:“什么?”

  崔捷低头继续低声说道:“他还让薛小姐穿上最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很疼爱女儿。”

  皇帝忍不住说:“他何必如此……”

  “大家都很感动,忍着泪拼命杀出去,终于突围退敌。但这件事对薛小姐是一个伤害,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不愿再提。”

  皇帝默然了片刻,才说:“难怪你们的奏折都没解释过易州解围的方法,我可是一直很想知道的。”

  崔捷补上一句:“薛大人和臣之间有点误会,但也没有影响我对他的看法。”

  皇帝微微笑道:“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