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量身定做_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先把老人孩子送上去,以后打水啊,进出啊,可以用柳条筐上下拽!”

  “哎呀,这个办法好。”

  “我这就去砍藤蔓!”

  “一起,一起!”

  村人们从来不缺行动力,也不怕干活,就是听指挥习惯了,脑子不太灵活。

  这时候有了主意,就开始忙碌起来。

  女人们同样没闲着,孩子交给老人照看,她们赶紧去割干草,留着一会儿铺床。

  还要砍柴,预备做饭,同样忙的脚不沾地。

  很快,藤条软梯一个个都编好了,刘镖头后退几步,一个飞冲就跃了差不多一丈高,再扒着山崖上突出的石头,几下就跳进了山洞。

  软梯固定好,男人们就迫不及待的往里爬,然后顺了柳条筐下来,又把老人孩子扯进去。

  妇人们想着以后要常进出,就试着自己爬软梯。

  结果,挂在半空惊叫的,爬了一丈就掉下去的,洋相百出。

  一时间吵嚷得峡谷里,热闹的厉害。

  村长和赵叔几个笑呵呵看着,积压在心里的焦虑和忐忑,终于散了大半。

  整整忙了大半日,天色黑透的时候,各家总算稍稍安静下来。

  李家的山洞,被勤快的陶红英和赵玉茹拾掇的干干净净,一个碎石块都没有。

  这山洞,差不多是两间房大小,分了里外两部分。

  最靠近洞壁的位置,垫了厚厚的干草,干草上是油毡,然后才铺了被褥。

  这是李老太婆媳和佳音,还有家喜家安睡觉的位置。

  以后中间用草帘子隔开,外边就是李老二李老三李老四和家仁几兄弟的位置。

  再往外,还有七八步远才是山洞,这块地方,家里准备搭个土灶,冬天太冷了,就在山洞里烧火做饭。

  这样顺带给山洞里取暖,也不用上下折腾。

  李老太拾掇着家里的包裹和筐篓,佳音跟在一边,不时搞点小动作。

  比如把高粱米袋子、地瓜筐子和粳米罐子都填满…

  原本路上,大伙儿把粮食都集合在一起,方便做饭。

  如今各家分开住,山洞又进出不方便,就把粮食又分开了。

  李家分回来的高粱米只有十来斤,地瓜三十多个,粳米罐子也因为带着全村小娃娃吃小灶,只剩了一层浅浅的底子。

  李老太把衣衫鞋袜都摊开在被褥上,准备晾一晾潮气。

  她回身还要嘱咐儿媳,明日进山多采山货,毕竟家里这么多人,冬日想不饿肚子,这时候就得麻利一些。

  结果,她嘴巴张开,就合不上了。

  她眼前的高粱米袋子满的都要洒出来了,地瓜筐子几乎被地瓜埋没了,粳米罐子也是冒尖儿…

  这还愁什么找山货填肚子啊!

  佳音扶着墙壁,歪歪扭扭走着,最后笑嘻嘻扑到了奶奶怀里。

  李老太回过神,紧紧抱了孙女。

  虽然她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时不时被孙女惹得心头狂跳,眼睛酸涩…

  “福妞啊,等咱们家彻底落了脚,奶奶一定立个牌位,天天给老天爷磕头。你就是老天爷赐给咱们家的宝贝啊!奶奶真是立时闭眼也放心了!”

  佳音可不愿奶奶说这样的话,她小手一抬,塞了一个糖球到奶奶嘴里,当然也没忘了给自己喂一颗。

  李老太哭笑不得,知道孙女看不得她说丧气话。

  于是,她就这么搂着孙女,坐在床铺上,感受着怀里的温暖,心里的踏实,还有嘴里的甜蜜…

  陶红英踩着倒扣的柳条筐,忙着钉草帘子呢,一回身见满地的粮食和地瓜,她脚下一歪,差点摔下来。

  赵玉茹一把抱了她,妯娌俩好不容易才站稳。

  李老太赶紧摆手,神色里带了三分欢喜七分小心,压着嗓子招呼道。

  “傻看什么呢,还不找筐子,把东西都藏里边去。小心一会儿有人过来!”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