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64章 门中谈(3)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家属交代。”

  “永兴侯所言不错。”苏方信赞同道,接着又说“掌门明鉴,眼下天下精锐器械皆在咸国,而各国人心不齐各有算计,届时诸侯倘若皆以咸军器械精良推脱不战,势必陷咸国于死地。

  且不论能否击退顽敌,倘若咸军最先投入作战,势必伤亡巨大。到那时,精锐尽丧,腋目人退兵倒也罢了,倘若不退反进,咸军又元气大伤,天下恐再无诸侯可与之匹敌,其结果只能是诸侯自食恶果,引来恶兽杀戮。

  想当年南境之战便是前车之鉴,诸侯竞相推诿,致使开战两年主力迟迟未能集结,反被金雪狄人所趁。而金雪狄人尚且还是人,那腋目人非人不说,比之金雪狄人凶残甚于百倍,若是重蹈当年覆辙,中原恐将不复有转还腾挪之余地。

  待到那时局势崩坏,即便诸侯幡然悟彻,这世上也无后悔药可吃,此事不得不防啊。”

  苏方信一言令萧公毅黯然失色,千岳山一战萧公毅深有感触,深感到诸侯人心不齐各自算计带来的恶果,但凡对外作战,无不是诸侯削弱异己的天赐良机。

  沉默许久,他开口问道

  “依苏军师之计,当如何?”

  “窃以为,其一当加紧备战,此事掌门与永兴侯所见略,同无可争议。其二,我御客与梁国当年所定盟约只涉千岳山,不涉中原,换句话说,北海出事我派并无出兵之义务,故而有朝一日腋目人若是来犯,我派可暂作按兵不动。”

  萧公毅闻讯“按兵不动”四字,即刻眉头紧蹙,他说

  “匡扶中原救难苍生,乃我御客之根本,要本座见死不救,这办不到,总堂的长老与门主也决不会同意。”

  “掌门,我派创立之初乃是为应对金雪狄人北犯而起义兵,匡扶中原救难苍生亦是相对于金雪狄北侵而言,当年并未有如今这等险恶情势。

  退一步说,焉知道金雪狄人不会乘我中原大乱而再度北伐,以报当年之仇。按兵不动,非是不出兵,而是看清诸侯打算,厘清各方利害再动兵,对我派,对中原才是最为有利。

  想当年曹帅发精兵三十万出战,最终只六七万人生还,我派元气大伤,至此一蹶不振,直到今日尚未恢复元气,倘若再缝恶战,天下还有何处是我派安身立足之地。”

  萧公毅似被苏方信打动,脸上严峻之色消去大半,随即心平气和说道

  “苏军事请继续。”

  苏方信组织了措辞,接着方才打断的内容继续说道

  “其三,不知其害便不知其恶,当今天下信我者寥寥数人,知其害者屈指可数,世人既不知腋目人之恶,我派又如何能说服诸侯合力出兵,换而言之,天下皆醉而唯我独醒,我等岂非与傻瓜无异。”

  “苏军师是说,此事天下人皆不信,我派信之,便是异类?”

  “正是。人人不信之事,唯我独信,我等便是异类,即便腋目人数年后南侵成真,在此之前我派受尽嘲讽与压制,由此所生损失,并不利于我派日后出兵作战。

  故而天子登基之后,此事不提也罢,令其自沉市井,待东窗事发之日,自有天下人有求于我派,到那时,对我派有利,对天下多数苍生亦有利。

  其四,咸国应与我派共同进退,我派不出兵,咸国亦不用出兵,如此有利于咸军与我派结为紧密战阵,利于日后号令诸侯,切不可重蹈曹帅当年分而治之,最后反受其害的覆辙。故而咸军亦可暂不发兵,先坐等长孙遭难,以警醒天下。”

  苏方信此言让百里燕松了口气,宗伯泰所料分毫不差,苏方信作为总军师,必然要为本派的存立兴衰通盘考虑,而掌门主导的更多是外交和资源分配。

  。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