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释)

  修行是一个过程,意思是,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方式。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有人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一个道理:断恶修善、成就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之分,

  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佛教的化世功能,就是以来净化人间,提升人品,使得,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如何达成其目的?便是依照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佛教基础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与持戒,定业是指,慧业是指。以修「布施」、「持戒」的,可得人天,也可进而成就,唯有佛陀堪称福智的人。以修「禅定」的功德,可得现实的生理及心理平衡,也可进而于身后直升禅天、梵天、更可成就佛果,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故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功力。有了深定、大定,才能有大慈悲与大智慧。以修「智慧」的功德,可于现世少欲知足、少,进而能得离苦、断苦得,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无量众生。

  (一)布施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劝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团体,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

  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不了一个人?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

  (二)持戒

  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