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逼宫行不通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确堪称恶毒至极!”胡惟庸神情冷冽,“有那人在,以后我们这些人将不得安生。”

  “还用等到以后,我们现在就已经很不安生了。”李善长道,“虽然皇帝允许把土地租赁给我们三十年,但我们的后世子孙呢,他们失去了土地之后该怎么办?”

  “而且还让我们把土地分给我们的族人和子孙,这‘推恩令’已经把我们给整惨了。如果谁敢不分,族人内部就先闹起来了。”

  胡惟庸闻言不答。

  “胡相觉得我们该怎么应对?”李善长问道。

  “请恩公不要这么叫在下,惟庸万不敢当。”胡惟庸立刻道,“皇上是铁了心要实行公田制,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猜出,那人一定是把公田制施行的可能性,给皇上分析的清清楚楚了。否则如此大事,皇上如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实行的。”

  “也就是说皇上一旦实行了,就必定会成功。”

  “不错。”李善长感叹道,“大明开国之初,能迫使皇帝改变主意的人基本没有。”

  要是在王朝末年,那些权臣的封建贵族联合起来,分分钟钟能让皇帝改变决策。就连在王朝中期,那些封建贵族的势力联合起来,都能让皇帝忌惮不已。

  偏偏现在是王朝初期。

  他们的力量太弱了,皇帝完全可以独断专行,没人阻止得了。

  王朝开创之处,皇帝连兔死狗烹都能轻易做到,更何况拿走他们的田?其他时期,谁敢像开国皇帝那么乱杀?没办法王朝开国之初,他们的力量太弱了。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王朝初期,实行公田制都能成功。

  封建贵族实力,只是一颗小树苗,可以轻易砍掉。

  “那人一天不死,我等将一天不得安宁。”胡惟庸道,“这次是公田制,已经让我们失去了所有土地。下一次,难保他不会给皇帝出什么恶毒的计策,让我们把命都丢了。”

  “不错,此人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斩了我们的头。”李善长道,“如果不是他在背后鼓动,皇上又怎会想到,重启新朝那个短命王朝的公田制?”

  “胡惟庸,你有没有什么办法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恩公知道提出推恩令的晁错是怎么死的吗?”胡惟庸淡淡的道。

  “当初在晁错的提议之下,汉景帝推行推恩令。引起了七个藩王的不满,爆发了七王之乱。为了稳定朝局,景帝虽然明知晁错是忠臣,也不得不把他斩了以平息内乱。”李善长道,“你的意思是……”

  不过随即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方法不靠谱,也极其凶险。

  当今并没有掌握兵权的七个藩王。

  淮西党虽然有不少领军将领,但他们的兵都驻扎在全国各地。

  公田制不但动了他们两个的利益,同样动了那些武将的利益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