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苏武牧羊!!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度被撕毁。如今,说是议和?谁相信!

  只是不相信又如何,只能是顺着他的话。

  “可得到有司批准?可得到到金国皇帝批准?可有国书?”秦桧连续三问。

  “有国书!”金兀术轻易的避过前两个问题。一抬手将国书递了过来。

  秦桧接过国书,翻看了起来,上面写着议和的条款:第一,宋皇赵朴,废除帝号,只能是称为国主,或是王,不得以帝王为称号;第二,宋国为金国属国,年年纳贡,岁岁称臣;第三,宋国以长江为皆,划江而治,北方为金国,南方为宋国;第四,每年上贡一百万匹布,二百万钱。

  只要签订了这四条,宋金之间就签订和约,化干戈为玉帛,两国再无战事。

  作为回报,金国让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回宋,以满足赵朴的孝心。

  “合约太苛刻了!”秦桧道。

  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虽然说大宋没有汉唐时的武力,但是一直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西夏、辽国、吐蕃、大理、回鹘等,都有巨大的优越感,就是因为正统性。第一条,要求废除帝号,等于是取消了大宋的合法性,正统性;一旦答应,等于是动摇了大宋的根基,等于亡国。

  第二条,称臣,倒是可以答应。

  第三条,划江而治,更是不可取。历来的划江而治,不是以长江为界,而是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守江必守淮,守江南必守两湖,守东南必守四川,守四川必守汉中。这是一个整体,缺乏一环,就难以形成对峙之势,往往是一方灭亡一方。

  一旦失去了汉中,四川必然不保;一旦失去了四川,东南必然不保;失去了淮河,江南必然不保。正所谓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第四条,要财货,有些多,不过也可以答应。

  金兀术问道:“可答应几条?”

  秦桧道:“第二,第四,太过苛刻;第一、第三,倒是可以答应。”

  金兀术点点头,与他设想的差不多。

  “你们汉人说过,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议和不是一天半天可谈妥的,可以边打边谈,边谈边打!”金兀术笑了,声音有些冷然,“只不过谈判桌上得不到的,我大金会用铁蹄征服,用手中的马刀抢夺!”

  这是要开战呀!

  秦桧心中一冷。

  “你可愿意为使者,向赵朴说项?”金兀术道。

  秦桧道:“在汴梁时,赵朴是十三皇子,名声不显,我不知他性格秉性,不知如何劝说!”

  “不要紧,慢慢劝说,有的是时间,你用嘴巴劝说,我用刀剑劝说,总有一天他会开窍的!”金兀术道,“昔日有苏武牧羊,后来回国,成为一代名臣;今日你堪比苏武,为国守节。你以苏武之名议和,宋皇必然会听你的!”

  秦桧有些木然的点点头。

  “等些时日,我便会送你回国!”金兀术许诺道。

  ………………

  谈话结束了,没有一丝隐藏,这个四皇子要求他做使者,促成宋金议和。

  只是这个议和,从始到终,都是宋朝吃亏。

  就好比一个强盗,到了一个商人家中,抢走了许多财物,最后又鸠占鹊巢,却说我们议和吧!

  这种谎言,三岁的孩子也知道是假的!

  这个合约若是签订,必然是臭名远扬,秦桧不觉想到。只是议和很有市场,至少绝大多数士大夫欢迎。

  在大宋,一直是士大夫的天下,而武夫则是边角料,哪里凉快去哪里去。哪怕同样是抗金派,也因为分属于文武不同派系,而矛盾不休。朝堂之上,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文臣占据的位置多了,武将占据的位置就少了;武将占据的位置多了,文臣占据的位置就少了。

  文武之争,一向是此消彼长。

  若是宋金之战,继续下去,各种资源必然会倾斜于军队,必然会造成武将势力膨胀,使文官的饭碗变少。

  因而文臣们,士大夫们,不喜欢战争,总是喜欢议和。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