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深入改革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花去了十四年时间;灭掉南宋,花去了四十五年时间。可见灭国是何等艰难。赵朴不觉得,他比成吉思汗,比忽必烈,更为牛逼。

  而能在二十年时间内,完成灭金之事,本身就是一种壮举!

  而这一切,都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而这一切又需要筹建银行,发行纸币。

  ……………………

  改革无声无息的进行着!

  没有人察觉!

  有些事情只能说,但是不能干;有些事情不能说,也不能干;有些事情能干,但是不能说。比如此刻的银行筹建,比如拉开序幕的变法。

  此次变法,以灾后重建为由,以银行为支点,开始向着整个江南辐射。

  相比较而言,此次变法,没有庆历新政那样气势恢宏,没有王安石变法那样惊天动地,只是在商业上调整而已。

  朝廷只是简单的发布命令,没有在朝堂议论,就通过了,然后右相李纲、左相秦桧的支持下,就开展了。

  变法,向来是由浅到深,有一个点辐射全局。

  吏治整顿、土地整顿等这些都是变法的核心,触及到了要害,属于伤筋动骨的变法,是大伤元气的变法。

  干倒旧的,很是容易。

  可是在旧的基础上,建造合适的,则是难比登天,甚至是必败。

  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他们本质上意识到了旧的制度不好,想要变一下。推到了旧的,只可惜,没有及时建设下新的,用来代替旧的。

  于是,最后崩盘了。

  而对于整顿吏治,赵朴极度没有信心,打倒一个贪官很容易,可是保证新上任的不贪污,却是很难。即便是二十一世纪,贪污问题,行政不作为问题,也是政府难题。想要在大宋,搞定吏治,很难,甚至必败。

  成功性很低,又容易引动朝堂动荡,赵朴干脆舍弃。

  至于,在土地上变动,时机来了,但是难度也较大。只是粗浅的,军户制度还可以,毕竟军户只是极少一部分。想要将土地改革,边际整个阶层,这是作死的前奏。

  这点上,成功率也不高,失败了风险太大!

  只能是选择,风险比较小,失败后反噬比较小的商业出手!

  柿子软的捏!

  不得不说,相对于各个阶层而言,商人阶层是属于好欺负的阶层,时常被当作肥猪割肉,或是宰杀。而商业,又是末业,即便是赵朴在筹建银行,发行纸币的过程中,出现了漏洞,负面影响也较少。

  即便是银行最后失败了,发行纸币失败了,对社会的反噬,也是远远低于土地改革、吏治改革的波动。

  不得不说,性格忧郁,甚至有些抑郁症的赵朴,在筹建银行,发行纸币之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三人会议结束了。

  秦桧也是向着回到府中,坐在书房内,心情忧郁的思考着。

  似乎是为了分权,又似乎是为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