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韩世忠在行动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率越来越低了。

  毕竟,此时东北人口不足二百万,人口稀少。人少注定了好管理,又是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实行全民为兵,这固然不利于生产,不利于发展,却是最有利行军打仗,能有效的将民力凝聚为军力。

  而宋军为了追求速度,也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只是以火药为主进攻方式单调,

  而金军也以村寨为中心,骑兵为延伸,不断的压缩着宋军的生存空间,失利的次数加大,一次次无功而返。有几次,由于撤离的速度慢了一些,被金军咬住,吃了大亏。

  不过,战果也是显赫的。

  金国,毕竟不是宋朝,回血速度太慢了。

  宋朝家大业大,又有文官治理,战后重建速度快,伤筋动骨的创伤只需要一两年就缓过劲来,甚至筹备下足够的粮草物资,进行北伐;可是金军多是劫掠为主,虽然也从事牧业,农业生产,只是生产水平很低,受战争创伤的恢复速度也极慢。

  此次,仅仅是一个月的大扫荡,就将金军腹地弄得七零八落,狼藉不堪,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创;而最为可怕的是,辽东是金军腹地,这里受到攻击,也影响着前线战士的士气。

  …………

  蛮荒的东北大平原,此时还没有开发,除了少数地区之外,多数都是原始森林、原始山脉、原始草原,这些都极有利于大军隐藏!

  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汇聚有五千宋军,鸦雀无声,只要不靠近观察,根本发觉不到宋军存在。

  而此时,全军正在生火做饭,用的是行军无烟灶。

  过去作战,宋军多是大兵团会战,根本不需要无烟灶,因为强大的敌人打不过,弱小的敌人追不上,又不需要打野战,多是露天取火做饭。

  可是随着,宋军野战的发展,尤其是登陆辽东作战的开始,隐蔽变得极为重要,于是就有了行军无烟灶。

  先挖一个大坑,再在十几厘米处挖一个小坑,然后从底部将两洞贯穿,把挖出的土堆在大坑洞口周围,拍实增强其避光性,在小坑洞口上方向后延伸挖三道烟道,烟道深十几厘米,长两三米,,然后把头盔放在小坑洞口并用土把边填死,在烟道上方用树枝,麦秆之类的东西盖起来,上面盖上土,按照锅边密远而疏的方法将烟道隐蔽好,将引火物从大坑坑底放入小坑内,加柴,做饭。

  行军无烟灶,并不是真正的无烟,而是出烟道散烟比较隐蔽,老远不容易被发现。

  随着无烟灶的出现,宋军隐蔽性提高了很多,胜算提升了许多。

  而此时,喝着肉汤,韩世忠心思沉重,站在思考下一步作战。

  “三个月,至少要坚持三个月,只有三个月,局面才会有较大变化!只是真的能坚持三个月吗?”

  回想着这些天的经历,韩世忠有种胆战心惊之感,一次次在刀尖上跳舞,多次差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