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首辅憋了一肚子气_明末小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聪明的他马上就猜测到了与鞑子议和的事已成定局,而且是被着他周延儒进行的,朱由检为何这样做?周延儒百思不得其解。

  他知道,现在再怎么问也不会在朱由检这里得到答案,于是他不再停留,向朱由检叩头辞出。

  周延儒回到文渊阁,一想到与鞑子议和这么大的事朱由检也满着自己,心里面老大的不高兴,同时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开始只是一闪而过,随着他心中的郁闷,这个想法是越来越浓烈,他身为首辅岂能对这等大事毫无知情!

  他心想,既然皇上不告诉我,我难道就不会自己去打听。

  他想到这里,他决定找人商量对策,于是走出内阁,快步来到朝房,与一个亲信幕僚密斟起来……

  没过几天,朱仙镇溃败的消息就传到了朱由检这里。

  朱由检龙颜大怒,立即把丁启睿打进牢房,杨文岳降职使用,对于左良玉,朱由检却不敢动他,知道左良玉手上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如果把左良玉逼反了,那他就更加没有安生的日子好过了。

  开封之围没有解,派去解围的军队缺被人家打垮了,朱由检现在束手无策,只得召集阁臣们到文华殿议事。

  阁臣们对这样的败仗好像早已料到,一个个都成了事后诸葛亮,而朱由检所要的对策却没有人提及,只有陈新甲给朱由检提出了建设性的补救措施。

  陈新甲建议:命山东总兵刘泽清援救开封,在黄河南岸扎营,控制接济开封的粮道。因开封离黄河南岸只有八里路,粮食可以用船运到南岸接济城内,开封就可长期坚守。他又恐怕刘泽清兵力不够,建议命太监刘元斌率领防守凤阳的京营人马速赴商丘以西,为刘泽清声援,再命山西总兵许定国火速东出太行,由孟津过河,直趋郑州,以拊李自成之背。

  朱由检的这几位阁臣,提建议的人没有,提反对意见的人却是一个比一个犀利。

  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周延儒。

  “自今年以来,边关连连吃紧,先是洪承畴被俘,邱民仰、曹变蛟被杀,后有祖大寿投敌,如果我们再把山东总兵刘泽清调离,边关一旦有事,谁来御敌?因此,我反对调刘泽清援救开封!要说援救,我们不能舍近求远,应该调河南总兵赵率教去黄河南岸扎营。“

  朱由检点头表示同意周延儒的提议。

  礼部尚书张至发道:“山西的许定国也不能动,可以调浙江总兵满桂去郑州。”

  朱由检也同意了张至发的提议。

  贺逢圣也提议:“太监刘元斌就不要出京了,皇上才颁布了内官不外派的文告,现在派太监出去监军没有道理。我建议派凤阳总督张国维领凤阳总兵朱梅前往商丘以西,声援赵率教。”

  朱由检也同意了贺逢圣的提议。

  这些阁老们,为了反对陈新甲,无意间把整个中原的防务都交给了袁方的嫡系。

  朱由检很认同陈新甲的提议,他认为按照陈新甲的布局,开封仍可坚守。

  阁臣们退出以后,陈新甲独被留下。

  周延儒因为没有被留下,他已料到是朱由检与陈新甲在商讨与鞑子议和。他一边往文渊阁走,一边暗自冷笑。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