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五 烽烟战国 【第292章】 大秦箭阵_霸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扛的住。

  “箭阵!三连射!”随着此起彼伏的口令,三列箭阵分.别以各自仰角锁定了城墙、城门,此时中军鼓声再次大作,便在三军齐声呼风时,只听“嘣”一声巨响,城前六千人的队列当中竟是平地起尘,六千支长杆羽箭一齐飞上半空,竟是遮天蔽日。

  观礼台上,包括波斯使者在内的大多数使者此.时都是站起身来,举目远眺。适才秦军派人投书,也就只有心思机敏的波斯使者看出了端倪,此时听翻译介绍说秦军的强弩射程居然可达七百步,自然是惊愕非常。自从东来大秦,使者们多少也对秦国有所了解,更知秦国的武器相对而言要比本国犀利。只是东来时,秦国使节商队的飞鹰骑都未装备强弩,而是清一色的铁胎猎弓,进入秦国后整日里虽然吃来喝去,却也道听途说了秦弩之利。

  六千支羽箭,以.各自不同的仰角爬升天空,划着美丽的抛物线向着会稽南门直直堕落。几乎也就在是同一时间,城墙上的守军先是听到三声前后相差不到一息的“笃笃”闷响,而后便感到脚下的城墙突然传来了剧烈的震动,立时有站立不稳的士兵被震得跌倒。惊骇之下,越人更是紧紧的蜷缩在盾牌之下,竟也无人敢伸头去看,这城墙震动究竟是何引。

  城下,二百余名西域各国使者全都长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千步之遥的会稽城墙。虽然从这个位置看去,城墙高不过手掌,城墙上的人影小如蝼蚁,可此刻展现在他们眼中的景象,却是无法用语言来详细描述。

  只见会稽城原本光滑的土红色城墙上,此刻已经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羽箭,尤其是南门瓮城的实木城门上更是被羽箭钉满,黑色的箭杆竟是将土红色的城门都染黑了。可这却还不算完,只听秦军的军鼓连续敲响,六千弓箭手随着军鼓的节奏再次俯身上弦装箭,并且这次射击又对射角进行了轻微的改动。

  再次射出的箭矢以铺天盖地之势直飞城头,与第一批箭雨不同,这次射出的羽箭十有六七都落在了城头的盾墙上,就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后立时传来无数的惨叫和哀嚎,从城下抛射上来的箭矢扎入盾墙的角度偏小,所以造成的杀伤效果也就自然很强,并且秦国羽箭的箭头部分都已经换上了铸造而成的三棱加长箭头,对皮质盾牌的穿透力也十分可观。

  战国时代的度制,以一步为六尺。战国周尺约合今o.23米,那么五十步、百步、六百步则合今69米、138米、828米。观礼台上的翻译虽然多报了百步距离,但秦军强弩的有效射程也确实让人觉得惊讶。毕竟,三百步相当于四百一十四米,其有效射程比后世最为经典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ak47)还多出了一百多米。

  不过,此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