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中土城的变化_开局一群原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船在海上走了两天才到。

  两天时间,对于陈立和船员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对于小湾和白溪来说,却是一段比较新奇的体验,见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海上风光。

  而对于陈平而言,则是一次吸收新鲜知识,开拓眼界的机会。

  5月22日的清晨,“新手号”在大草原北部的新码头靠岸了。

  陈立等人依次下船。

  不远处,一群准备从中土前往新手村的商人已经等候多时。

  旁边还有一辆马拉车厢,和几辆马拉板车。

  马拉车厢就是古代的马车,根据陈立的记忆和他的操作,以及中土城木匠的配合,仿造电视上的马车制造而成。

  车厢内部大约*2米的大小,可以坐,也可以半躺,铺着柔软的兽革,质量还算不错。

  马拉板车则是平板车子,用来运送货物的。车板两侧加高一尺多,防止货物掉出去,在制作工艺上要比车厢简单很多。

  车子都是双轮,车轮是用木料烤火压弯,用等长的辐条撑着,保证形状是规则的圆形。

  两个轮子之间的车轴,则是生铁铸成。

  拉车的马匹,正是最初被陈立驯化成坐骑,拉回中土后“发生”的那一批骏马。

  一匹匹马都很神骏,拉力也很强,彻底驯化之后非常好用。

  陈立一家子下了船后,就爬上了马车。

  老婆孩子坐车厢,陈立亲自当车夫,驾驭马匹。

  熊家的三口子自己在地上跑,小雕歼十自己飞,饿了也能自己捕食,基本不需要照顾。

  等行脚商人们装卸好货物,“新手号”载着一波商人返回新手村,陈立和商队也踏上了前往中土城的道路。

  车队行进,不疾不徐。

  大草原的野草已经长得很茂盛,郁郁葱葱非常好看。

  车厢里的两对妻儿正从车窗往外眺望,看着绿草欣欣、走兽繁多的草原,不时发出疑问和感慨。

  陈平发挥出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的特色,又开始询问陈立一些草原相关的问题。

  比如“这里为什么那么多草”、“那是什么动物”、“它们为什么看见我们就跑”之类的,几分钟就有一个新问题产生。

  陈立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儿子。

  陈平毕竟还是个半岁的婴儿,虽然很聪明,但体能和精神还是比较弱的,学习了一些新知识之后,就开始疲惫,需要休息了。

  马车在草原上行驶,还是比较平稳的。

  商队所走的道路,因为每隔几天就有车马碾过一次,所以路上的野草要比周围的矮小很多。

  虽然没有特意去“开路”,但一条“官道”已然开始形成了。

  前往中土的路,又是两天时间。

  虽然就200公里路程,但马车只是寻常行走,并未加速,而且中间还要休息,速度是比较慢的。

  三只熊大概是觉得他们太慢了,经常自己跑出去撒欢,撵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