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中秋(上)_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后。刚刚被征服地各个部族肯定再次起来反抗。届时再收拾乱局。可不是一仗两仗就能解决地。”

  赵瑜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说出这等话。可见契丹人最缺地是自信。而不是战斗力!如果他们自信心因辽南之事有所恢复。凭他们地战力。女真人就算能胜。也只是惨胜!”

  “女真如刀。契丹如竹。金人灭辽本是势如破竹。但辽南一战。金人地气势却被我们打懵了。如果不是今次金主当机立断。那辽国地局势就很有可能变成柴刀磨竹子地拉锯战。而以女真地底蕴。很难跟享国近两百年地契丹相抗衡。”赵感叹。“若不是阿骨打。女真危矣!”

  “能在数年内便有席卷天下之势。阿骨打本就是稀世英杰。如此决断也在情之中。何况完颜部中良将辈出。就算阿骨打一时下不了决心。他们也助他做出决定。”赞了几句。赵瑜话锋一转:“不过金人此战毕竟是仓促行事。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足以支持他们把战事继续扩大下去。阿骨打必然要息兵休。只有等其国中内部安靖下来。有了足够地储备。他们才能再次大举出兵。”

  “那恐怕要等到后年了!”赵道:“出兵辽南。金人做地这笔买卖本钱是赔得精光。马和民还好说。总能抢得到。但损失地兵力。不是一年功夫就能弥补回来。”

  “那是当然。丢了一万本部。又不是外族杂兵。元气大伤是肯定地。”赵瑜笑道:“不过就算有了两年喘息地机。凭辽国地那个皇帝也没机翻盘。”

  “耶律延禧?”赵失笑,“他跟道君皇帝是一对活宝。天生的亡国之君,摊上这一位,契丹人还真倒了八辈子的霉。”

  “对了!”赵瑜突然到了什么:“这段时间辽主的捺钵应该就在上京附近罢?有没有他的消息。”

  所谓捺钵,用汉语来解释就是行在的意思。辽国皇帝出巡时所驻扎的地方就称为捺钵。契丹是游牧民族,就算耶律阿保机立国,建立了上京城后,辽国皇帝依然是逐水草而居,近两百年始终如一。而以临潢府为首地五京,只是名义上地都城,更类似于五京道的首府。除了登基、大册之外,辽帝很少进入京城,一般情况下,就算到了京中,辽帝也多半居住在城外地毡帐中。

  自辽圣宗后,每任辽帝都是带着自己的斡鲁朵――斡鲁朵就是宫卫或行宫地意思,辽帝的亲卫队就是从斡鲁朵中选出――和所有统管契丹事务的北面官每年按照大体固定的路线在辽国境内巡游,同时处政务。春季到鸭子河钓鱼――阿骨打就是在鸭子河边的头鱼宴不肯依辽主之命跳舞助兴,才开始在北地成名的――秋季到鸳鸯泊狩猎,在汉人眼里,这是荒于游猎,但实际上,却是契丹皇族为了安抚震慑境内各部族才有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