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交涉(上)_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十二,壬子。西元112年4月11日

  蔡攸冷眼看着赵瑜带领东海武百官在他身前三跪九叩,面上却是庄严平静。罩着貂蝉笼巾的七梁进贤冠上的笔立,随着赵瑜的起拜,一摇一晃。

  上岛后的十余天,蔡攸的心情从愤怒到愕然,再到恐慌,直至现在的冷然,也是如赵瑜头上的笔立一般起伏摇晃。

  上国册封使团入国,藩国国主竟然避而不见,这是对宗主国最大的侮辱。轻慢上国使节的罪名,用来当作出兵征讨的借口,也是绰绰有余。蔡攸当日在宫门外没看到赵瑜出迎,便是拂袖而走,并不去陈正汇为他接风洗尘的议。如果他不这么做,回京之后,御史台的言官绝不放过他,他的政敌也不放过这么好的机――随行的官吏并不是全是蔡系的人,根本瞒不过去。

  不过他能做的也仅止于此,纵然怒火焚烧于胸,他也不可能立刻登船离开,毕竟赵瑜给了他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台南州旱灾,而使节团却久候不至,赵瑜只得先赶去巡视――所以在住进东海人安排的驻地的时候,他只能幻着当见到赵瑜后,好好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是上国宰相的威严。

  但等他刚刚坐定,一份拜帖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到他的头上。大辽北院翰林承旨耶律大石的名字堂堂正正的写在拜帖之上,竟然用的还是道君皇帝亲创的瘦金体。蔡攸当时对着拜帖,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被从人醒,才手忙脚乱的遣人把拜帖封还。

  一夜,他都愣愣坐在房中,门窗紧闭的房间闷热难耐,但蔡攸现在却只记得当时透骨生寒、天旋地转的感觉,只觉得天都要塌下了来。东海竟然跟北朝勾结起来了!大宋联金灭辽的密议,从一开始就有东海插足其中,若是此事被东海泄露给辽人。不知平添多少变数。

  那几天,他都一个劲的在独居地小院中打转,东海派来服侍的高丽和日本侍女都给他下令赶走,满脑子的浆糊,分不清一二三四。直到辽国的使节离开,他方从慌乱中冷静下来。当他开始对此事细细思量,却发现有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为什么辽国使节这么巧在岛上?

  为什么耶律大石上门拜,东海人却不阻止?

  而最关键的一点。东海人为何要把大宋使节和辽国使节的驻地安排在一起!?

  三个问题一一推敲。蔡攸觉得自己已经把握到了赵瑜地思路。不外乎借势压人。以便在谈判时获得优势啊!

  其实现在来。那个所谓北院翰林承旨究竟是是真是假。任谁也不能肯定。东海在辽东有长生、旅顺。在河北也有新开埠地天津。当年长生岛一役更是俘获甚众。找几个契丹人扮作辽国使节。来恐吓于他。那个海寇头子未必做不出。

  不过耶律大石也好。耶律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