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商战(上)_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不得要流口水……尽是蜀锦呐!”

  都头也是大笑着一挥手,“快,回港!”

  搭板收回,货船在两艘缉私船的监视下,亦步亦趋的跟着往夷陵港行去。

  缉私所得等同于战利品,照规矩按三三四分成。公库三成,军官三成,士兵四成。这两月,大批的缴获,让驻扎夷陵的巡检司船队日夜不息的巡视江面,连只水鸟也不放过。

  夜幕之下,隔着车帘,王有义带着两个随从正望着港口中兴致高昂的一众缉私士兵。

  一个随从笑道:“以利诱之,果然是比强令更有用。”

  “就怕他们吃习惯了!日后改不了。”另一个随从老成持重,却担心日后这些巡检司缉私队的成员连正常行商也不放过。

  王有义却不担心,商道是国之根本,呵护都来不及,又怎会容着赤佬们肆意妄为:“有宪卫司看着,不会有大碍。何况等此间事一了,这些兵都会被调走。蜀道商路还会改回由地方监察。”

  “不知蜀中情况怎么样了?早点完事,也可安心回禀总掌了。”老成点随从又道。

  王有义冷笑:“荆湖这里盐价都涨到三百文一斤,蜀中又能好到哪里去?”

  盐铁专营起自于管仲的‘官山海’之政。齐国近海多山,盐铁资源丰富,管仲为相齐国,收盐铁为国有,齐国由此而富强。春秋首霸,九合诸侯,其来有自。

  从那时开始,盐业专卖变成了治国策略的主流。尤其到了宋时,不仅盐、茶、酒、矾一体由官府专卖,百姓交税时都要被强逼着贴钱买官盐――不但强买,而且强卖!

  不过碍着官府身份,官盐的价格始终还维持在百姓们的承受线上。何况以此时官府的控制能力,私盐也禁绝不了。官盐、私盐互为补充,荆湖两路的食盐价格始终没有超过四十文一斤。

  但赵瑜建制、赵构自立,荆湖的官盐断绝了来源,私盐价格便一下涨到每斤一百四五十文。而等到夷陵水道被封,盐价更是腾地窜升到三百文一斤。这个价位一直维持到八月中,南京的政事堂诸相公听说了此事,急调海盐入荆湖,方才回落到如今的四十文一斤。

  商人从来都是利字当头,无商不奸的说法并非污蔑。海盐西来之前的两个月,不但荆湖的盐商处于丰年的狂喜之中,连隶属于楮币局和三大钱庄体系的商人,也在其中掺了一脚――盐价腾贵之事他们不敢不报,但中间做些手脚,将紧急情报归入普通情报,顺便拖上两月,这事他们却敢做了出来。上百万贯的收入到手,没人会去在意荆湖百姓连吃了几个月的淡食。

  “荆湖盐价涨,蜀中盐价必跌。赵开发行盐引茶引,是改以盐、茶为封桩钱。只要蜀中盐价继续跌下去,盐引的本金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王有义用战船将夷陵水道强力封锁,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