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0章皇家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赵桓正在御书房内聚精会神看着苏子羽献上来的那份异域图志,思考着未来十年大宋的版图该打到哪里,能得到什么。

  炉火烧得正旺,一边的小太监正在添加木炭。

  赵鼎进了宫,直接到皇帝的御书房。

  “臣赵鼎,参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

  赵桓转过身,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

  赵鼎可是正统历史上,赵构南渡后的四贤相之首,性子保守了一些,却也撑起了局面。

  “爱卿到东京城可还习惯?”

  “回禀陛下,一切顺利。”

  “爱卿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朕看完了,朕心甚慰,能得卿之才,乃大宋之幸。”

  “陛下谬赞,为君分忧,乃是臣之职。”

  赵桓道:“不过,朕提个醒,切勿让朝廷贷向民间的钱,过分流入某一个领域。”

  “陛下放心,臣定严格把关。”

  赵桓心中对赵鼎的计策的确很满意。

  赵鼎四策其实很简单,也很犀利,更很切合实际。

  大宋银行的钱,当首先流入到衣食住行这个领域。

  这四个领域乃是民生之根本,却又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但对于毫无市场经济经验的古代人来说,最开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靠基建拉动了就业率,普通百姓是有钱了,但粮食产量和服装产业没有起来,很容易导致百姓手中钱突然增多,货品供给不足,而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这个时候,经济基本就要到崩溃边缘。

  所以啊,靠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的确是百试不爽的好方法,但市场的货品攻击要跟上。

  这也是赵桓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扫平南方,还要攻打交趾的原因。

  那是他在为接下来大力发展大宋的国民经济做的铺垫。

  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只有一点:让百姓有吃有穿!

  当有一天市场上的商品出现过剩,而基建的脚步又很难停下来的时候,那是下一个阶段的问题了。

  发展永远都会有问题,不能因为有问题而停滞不前。

  所以,赵桓是真心实意支持赵鼎这么做。

  不过,作为掌管帝国储备资金的大宋银行,一定要严控资金流向的对象。

  对于皇帝来说,更愿意将大宋银行里的钱,流向民间并无太厚实家底却愿意通过艰苦奋斗而过上美好生活的普通人。

  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遏制那些原本就很有钱的富商形成寡头垄断,还可以为民间百姓打造勤劳致富的标杆,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踏踏实实的劳作中来。

  可事与愿违,这些人往往抗风险能力太低,且自身经商能力不足,手中自有资源太薄,朝廷将钱贷给他们,很可能血本无归。

  大宋皇家银行的钱也不是种在田里浇浇水就凭空长出来的,它们都是百姓信赖朝廷,存进来的。

  若是朝廷收不回来这笔钱,一旦百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