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陕北_都市从八里河派出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来到了1969年的一月,周晓白和罗芸就要乘坐运送新兵的列车离开北京,远赴岭南。

  她们出发的那一天,张维扬并没有到火车站送周晓白。

  部队有纪律,士兵是不允许谈恋爱的。

  像周晓白这样出身比较好,长得又漂亮的新兵,肯定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女兵必然会更加注意这些事情。

  张维扬担心自己去了车站会被有心人注意到,他不想因为两个人的恋情影响到周晓白的未来前途。

  之后,张维扬和李奎勇到学校的”赴陕北插队落户报名处”报了名,过程相当顺利,简单地填写了一张表就完事了。

  插队不像征兵,也用不着资格审核之类的手续。

  出发的那天,永定门火车站里人头攒动,锣鼓喧天。

  一条红色的横幅标语被人悬挂在月台的上方。

  车站的喇叭里传来时下最流行的红歌,歌声激昂向上,催人奋进。

  插队的学生们每个人的胸前都戴上了一朵大红花,颇有点后世送新兵入伍的样子。

  等学生们登车之后,送行的家长们挤在列车的窗口前向自己的孩子含泪告别,想要多看自己的孩子一眼。

  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车站里响起了一阵铃声,列车就要发车了,送行的人群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列车上的学生们也哭着跟送行的亲友们挥手告别。

  在场的众人都陷入了离别的悲痛之中。张维扬的父母也不例外,李母身体又闹病了,因此没来送行。

  终于列车徐徐地向前滑动,他们这些年轻人就此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这个时期的火车速度非常慢,每小时也就能行驶二三十公里,从北京前往SX省会西安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硬是花了三天两夜才抵达西安这座千年古都。

  随后是坐上一辆大卡车,将他们这一批人送到插队村所在的榆林地区,然后继续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这么一路折腾下来,等他们到达要插队的白店村的时候,距他们从北京出发已经过去五天了。

  入陕之后一路行来,众人看到的常常是风沙漫天的景象,搭配上冬天的肃杀气氛,显得格外的荒凉。

  1969年的关中地区,早已经不是秦汉时期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根据五十年代的国家普查资料显示,SX省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7%,这也基本就是SX省历史上的水土流失之最。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采取了护林、育林、营林等多种水土保持措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才略有好转。

  但是在去白店村的路上,张维扬等人并没有感受到水土流失好转的迹象。

  反而是被大风吹了个劈头盖脸,一行十个知青的身上都落了一层厚厚的黄土。

  当然这也与白店村的周边自然环境有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