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时隔两月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吃大米饭拌空气。

  刚用完早餐,就看到钱玄和迅哥儿俩人拎着东西从大门进来了,刚好这时候大牛也提着一篮子菜回来。

  中国人有个习俗,拜访长辈一定要趁着早上去,不能超过吃饭的时间,从古流传至今。

  几个人走到巷子外,叫了几辆车,带上买的礼物等,浩浩汤汤的朝龙泉寺前行。

  时隔两个月再来,无疑轻车熟路了许多,一路上的风景直往后退,一个小时多点就到了。

  树还是那颗大树,台阶还是那些台阶,守卫却不是大牛和四斤了。

  一想到四斤惨死在平津,汤皖本来愉悦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了,大牛则是低着头,拎着菜篮子和腌菜坛子,亦步亦趋的跟在汤皖身后。

  向守卫提交了凭证后,一行才得以入内,先是穿过大殿,走到后面厢房区域,再走过一条长廊拐个弯就到了太炎先生居住的小院。

  一行人还未进门,就听到太炎先生已经骂了起来:

  “汤圆呢?赶紧端上来,他什么时候身死道消,我就不吃这汤圆!”

  “等到那天,老夫亲自掀他的棺材板!!”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听着太炎先生中气十足的叫骂声,汤皖笑道:

  “今天这骂声比上一次来,要响亮不少,看来先生日子过的不错!”

  但迅哥儿却是沮丧道:

  “我等愧为先生弟子,没有继承先生的优良传统,惭愧呀!”

  汤皖轻轻拍了拍迅哥儿肩膀,安慰道:

  “豫才啊,毕竟太炎先生独一位,其他敢如此的都去喝茶了,留着有用之躯,来日另有他用的。”

  推开门便看到太炎先生正坐在桌前,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吃东西。

  见学生来了,立马放下手里的勺子,难得的露出笑容,招呼道:

  “哟!!来啦,皖之也来啦,赶紧坐。”

  一行人先是郑重行礼,然后才开始落座,待汤皖走进一看,这不就是元宵么,又不是过年过节的,太炎先生吃这个干嘛?

  见汤皖迷糊的盯着汤圆看,钱玄道:

  “元宵没见过?”

  “见过啊,元宵不是正月十五才吃么?”汤皖疑惑道,刚说完就立马反应过来,“元宵”通“袁消”,一时没忍住笑出声来。

  钱玄直接笑骂道:

  “皖之这半吊子水准,也不知道怎么当上北大教授的!”

  “我教的国际关系,又不是咬文嚼字,能听懂就行。”

  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空气中干燥的很,院里两旁的树叶也都变黄,开始下落,倒是把院墙边上都染上了黄色。

  来人一进门就开始拌嘴,倒是让平时“清净”的小院顿时变得颇有生机,连带着太炎先生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着自己的弟子们欢笑打趣,太炎先生真的感觉到自己已经老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心高气傲,也没有敢把天捅破的胆气了。

  正当太炎先生感悟时,便听到钱玄说道:

  “作为北大教授,水平虽不能出类拔萃,那也得登堂入室,乃是基本功。上回程含长是历史系教授,让你占了便宜;要是像豫才这般的,怕是要出丑。”

  虽然明知道,被钱玄嘲笑了一番,但这些话句句都是直指要害,汤皖想说些什么,又无可奈何,只得闭口。

  太炎先生招来侍者道:

  “沏一壶茶。”

  然后若有所思道:

  “皖之在北大的事,这几天报纸我都看了,说的极好,国际关系一科有其独到之处,于国之责任者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我们这些咬文嚼字的,真正于国难当头,却是丝毫帮不上,百无一用是书生呐!!”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