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突破恐怖平衡?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托马斯相信对手是聪明人,不可能这么做生意。

  第三,整支舰队、包括爆炸发生时接近赤尾岛海域的预警机和战斗机,都没有遭遇到除正常电子干扰之外的EMP影响,这不符合核弹爆炸的特点。

  ——

  而事实也证明,他的谨慎和敏锐给了自己、也给了自己的国家一个机会。

  在那两发爆炸之后,对方再也没有了别的动静,他们甚至主动撤掉了外围的电子干扰,恢复了双方直接通信的渠道。

  这无疑表明,对方并没有宣战的意图。

  可那座岛到底是怎么没的?

  托马斯想不明白。

  从侦察机拍摄的最新照片来看,那座岛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攻击应该是从侧面命中了主要山体,随后把整座山都炸平了,并在海中留下了一个直径至少达到15米以上、深度达3米的深坑。

  按照海上爆炸威力计算,这样的爆炸威力至少达到了15吨TNT以上,已经接近小型核弹头的爆炸威力。

  全氮阴离子盐炸弹?

  托马斯的脑袋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记得,在不久之前,自己参加的一次技术培训中曾经有人提到过这个概念。

  按照记忆力极有限的信息,这种爆炸物的威力确实是TNT的好几倍。

  没错,这就是唯一的解释了

  想到这里,托马斯的额头上突然冒出一阵细密的汗珠。

  他猛然意识到,如果华夏真的搞出了一种威力仅仅是略微弱于核武器的新式炸药,那己方面临的情况,恐怕会更加复杂。

  是的,这种新武器完全可以绕过各国的核捆绑,达成大规模杀伤的目的。

  实际上,所谓的核捆绑并不单纯是以“核”的特性作为捆绑标的,它的本质,是限制某种多方共有的、足以达成互相毁灭的武器的使用。

  但如果,有一种武器,它既具有足够的威力,又具有独一性呢?

  这种时候,想要对其进行反制,就变得极为困难。

  你不可能简单地利用核捆绑的原则去实现对这种武器的限制,原因很简单,位于核捆绑链条上的众多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甚至连己方内部都不可能及时做出判断和决策,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总当量”的问题。

  世界上拥核国家保有的核武器,都是以能够摧毁世界上其他所有拥核国家的主要城市、主要功能区为基础的。

  在恐怖平衡的逻辑之中,一旦有任何一个国家发射核武器,其他拥核国家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计敌我地向所有俱乐部成员发射核弹。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没有任何人能在核战中幸存下来、没有任何人能取得“独立于战场之外”的优势。

  可在面对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一切都变了。

  首先,它的产能不足以覆盖所有拥核国家。

  其次,它具有清洁性的特点。

  这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