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我不信佛,只信自己_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化没有这么明显,反正都是天天艳阳高照。

  现在应该是春夏交际的时刻,除了阳光有点跟东南亚类似的刺眼,浓密翠绿的树林覆盖率非常高。

  基本都是大平原的地界上,树林密布,湖泊水流众多。

  偶尔近距离经过的时候,那种翠蓝色的湖水和蓝天相映成趣,不知道是天染了水,还是水漫上天。

  易海舟开着车,都忍不住把胳膊放车窗上哼小调儿了。

  嗯,再戴上墨镜。

  岸边还有不知名的紫色小花点缀其中,和易海舟熟悉的东南亚热带丛林的闷热完全不同。

  这是种敞亮大气,还有点原始的美丽。

  在市郊加满油,另外还买了两个十升的油桶分别装满油和水,穿行在车辆寥寥的乡镇公路上。

  如果不是那种偶尔看见的残破民房,以及时不时出现的武装检查站。

  真会让人觉得是在自驾旅行。

  伊万提到的那张通行证确实很有用,只要看见的武装人员都会点点头立刻放行。

  所以易海舟并没慌着赶路,对手是谁,具体在哪里,都不知道,经验丰富的他知道这样急吼吼的按过去,反而不妥。

  就得把自己当成是个旅行者,起码是跟对手无关的人员,才能放松各方的警惕。

  所以他一开始甚至没有朝着伊万指点的矿工教堂去。

  有点随心所欲的顺着公路转悠,熟悉这里的地理特征,甚至在确认没有人的残垣破壁破房子边,还停车下去观察建筑结构。

  持续好几年的战乱,早就让完整的社会秩序崩塌,大城市还能依靠完整的电力、自来水等系统勉强运转,最边缘的农家也能靠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单独维持。

  偏偏就是处在中间的城镇、村落,无法从学校、医院、市场等各种民生体系获得人群生活必需品。

  只能迅速的崩溃逃离。

  易海舟非常熟悉这种情形。

  战乱难民往往都是由这些地方的人群造成。

  当初他给玛丽都说过,抢下大游艇,两个人就有了基本生存的食物饮水保障,管十多天都没问题。

  可放大到几十名无辜目标,一两顿饭后大家都没得吃了。

  所以这一路走来,路边三五栋建筑组成的民居、十几栋房屋的村落,基本上没人。

  有一处经过的湖泊边村庄,万籁俱寂,除了几艘破烂的木船系在岸边,随着波浪轻轻摇晃,就没有别的东西在动。

  偶尔几声鸟鸣划破这寂静,成为唯一的声音。

  仿佛幽幽天地只有易海舟一个人的存在。

  这种景色的极美却人烟罕见的感觉,特别是习惯了亚洲那边稍微有个景点就游客如织的热闹场面。

  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

  在棉北都不多见。

  毕竟那丛林里面还是很原始的生活,打仗就打仗,村民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与世隔绝。

  越是习惯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战乱以后就越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