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6章 功亏一篑!_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6章功亏一篑!

  1990年3月22日,即新世界宣布全面收购永安集团的第二天,永安集团董事局发表声明,拒绝新世界的收购建议,认为严重低估该集团的资产,不受欢迎;并声称已接获拥有超过50%股份的股东通知,无意接受新世界的收购。

  永安集团董事总经理郭志韧更公开谴责郑家的敌意收购,他表示:“Z国人做事应该讲交情,收购应友善进行。新世界发展若希望与永安集团合作,大可大家讨论、商量,通过商业银行猝然收购,是有伤感情的。”

  对此,身为新世界董事长的郑玉桐随即作出回应:“在提出收购永安集团前,我们曾多次致电郭氏家族,不过一直不获答复,在发觉郭氏家族不断在市场吸纳永安集团时,我们才毅然提出收购。我们原意并非敌意,而是希望友善进行的。”

  郭氏家族在公开拒绝的同时,又积极通过永安控股公司永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大手在市场吸纳股份,计有3月22日购入106.1万股;23日购入62.5万股;26日购入39.5万股;28日购入6.3万股及30日购入1294股,动用资金约3400万港元,共购入214.6万股,相当于永安集团全部股权的1.18%。

  永安集团董事局既然声称已获超过50%股份通知不接受收购,为何仍在股市购入股份

  对此,副董事长郭志桁喻为将围墙加高,再装上一圈铁丝网,并透露郭氏家族将继续在市场吸纳,但不再透露数量。根据证券条例,若非董事或控股公司购入,无须呈报证券处及向公众公布。

  永安集团大股东如果真的已控制超过50%股份,以公开收购的形式肯定不能成事,何以新世界如此草率行事

  根据郑玉桐的说法,是新世界从永安集团年报中看到郭氏家族的持股量仅四成三)其中,代表家族利益的永安商业管理公司持有41.2%股权,董事局郭家成员持有2.57%股权)。

  因此,估计至少有三成股权的持有人立场未定,公开收购尚有成功的机会。

  当时,市场认为,郭氏家族能保住祖业,关键在于郭氏家族的众多子孙在郑家的银弹攻势下能否“坚守立场”。

  从过去历史看,家族内兄弟不和甚至倾轧、“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事件屡屡发生。

  历史上,1986年华人置业本来是冯秉芬、李福树之间的事,发展到后来竟杀出一个刘连雄,且渔翁得利。

  因此,永安集团难保不是华人置业的翻版。显然,郑玉桐对此亦寄予厚望,希望对郭氏家族成员逐一击破,从中渔利。

  可惜,这回郑玉桐的希望落空。当时,市场一度传出郭文藻所持6%永安股权已售予新世界发展,但事后证实仅属流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