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7章 惊天金融战!_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铭刚刚在香江崛起的时候,1979年3月,在西德和F国两位老大哥的带领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因为是8个国家啊,货币各自不同,经济实力也不大一样,如果直接就上欧元必然会对各经济体造成经济动荡,于是先初步的建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联系。

  所以有了第一步,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于是产生如下规定,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央行就必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因为当时西德经济最为强大,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以西德马克为锚定货币,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1990年10月5日,Y国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

  宣布英镑对马克的汇率上限在3.1320马克,下限在2.7780马克,中心汇率为2.95马克,浮动大概为6%左右。

  当晚,欧共体发表声明欢迎,终于和整个欧洲在一起了,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开始。

  一切都因为英镑此时的汇率已经被高估了。

  经济层面,此时Y国已处于衰退的边缘,通胀一路飙升,1989年初到1990年9月加入EMS之前,CPI从5%上升到8%,高利率对于高通胀似乎无效,反而加大了经济衰退的风险。所以陷入了两难,保持高利率,经济大萧条不可避免,降息通胀又受不了。

  Y国急需降息,放水刺激经济,却又担心由此导致英镑贬值、资本外流,从而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所以他们寄希望于借助外力,于是选择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以稳定英镑汇率、治理通胀。在加入EMS后,Y国当即宣布降息1%。

  事实证明,Y国人还是很狡滑的,加入EMS后,Y国的cpi大幅下降。

  1992年2月7日,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元再次向前推进,决心以欧元统一的欧洲大陆。

  事实上,欧元成立确实也是一路坎坷,为了挑战美元而设立的,M国人肯定不答应。

  此时经济上的弱势,使得英镑已经是无法保持高估的汇率了。

  但因为加入了欧洲货币体系,英镑必须盯住马克,有了下限,所以只能在汇率机制限额内进行浮动,被束缚住手脚。

  陷入两难了,如果英镑贬值,极有可能超过汇率下限,那么就会脱离欧洲货币体系,宣告Y国外汇政策的失败,将大失民心。

  如果英镑不贬值,汇率高估,资本用脚投票,外汇储备将持续失血,后果也是很严重。

  Y国选择了死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