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杨先生送给老家的大礼!_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杨先生送给老家的大礼!

  以龙川为中心,老家客家人片区太大。

  杨铭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参观所有的中学或者小学,他能够参观的也仅仅是其中下面每个县城的小部分学校。

  杨铭知道,沈先生和张秘书安排他参观的那些中学,小学,已经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了。

  相反,如果是那些更偏远地农村小学,可能要比三角塘生产队的小学还要差。

  1979年1月26日。

  腊月二十八。

  除了代表老先生的沈先生外,还有来自代表粤省锡老的张秘书,以及粤省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代表,还有来自惠城地区的相关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龙川县,河源县,紫琻县,连平县,和平县等等方面教育部门的代表。

  此时,在龙川县的大会堂举行一次很重要的会议。

  参加的除了这些人,还有杨铭,杨继荣夫妇,林秀芝。

  杨铭这段时间,几乎和沈先生,张秘书走遍老家许多地方中学和小学,让老家许多人都见到杨先生的身影。

  对于杨先生既是羡慕又是佩服。

  “各位,这段时间,沈先生和张秘书一直陪同我在老家各个地方参观老家教育的情况,我发现老家的教育还是非常落后的。”

  这一点上是无法否认。

  即使后来三四十年代后,相比起珠三角那些发达城市,老家这边的教育相比确实差距很大。

  如果现在杨铭回来不作出改变,那么等珠三角的城市,开始大开发大发展的时候,这边教育很快会是恢复到历史上那样。

  “我一向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在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甚至个人的命运。在其他方面来说,我暂时还无法帮助到,但是,在教育这方面,我非常重视,也不会吝啬。”

  在坐许多人,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工作代表,听到杨先生这些话,真的很激动。

  他们知道杨先生说得不错,教育确实太重要了。而且,对于老家的普通人来说,教育更是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过我这些天的考虑,我决定对于老家的教育做出扶持。”

  “第一,以我和父亲的名义出资成立惠城大学。”

  现在惠城已经有粤省惠城师范学校,去年的时候,这一所大学改名为惠城师范专科学校。

  杨铭打算在这基础上,升级为惠城大学,是集文科和理科,工科等等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对于惠城大学的投资,首期我会投资3000万港币。”

  3000万港币?

  这是什么概念?

  许多人还是对现在钱没有多大概念。

  在做许多教育界代表,特别是惠城几所中专和大专的校长,老师代表兴奋地差点要叫出来。

  现在3000万港币确实可以改变非常多了。

  在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