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9章 第一批万元户!_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第一批万元户!

  在杨铭看来,这些卖衣服的阿姨继续干这一行,不受到其他干涉的情况下,按照她们的收入,必定是羊城,甚至,国内最早一批的万元户。

  在这个时代来说,万元户真的非常不简单了。

  万元户这个词,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

  那个年代万元户是个相当了得的人家。

  万元户年代的1万元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了。

  那时候米价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元到0.2元,1万元可以买很多东西了。

  并且那个年代存款有1000元的就比较少了。

  工人工资一般是每个月28元左右。

  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称之为万元户。

  历史上,据报道,1979年末,甘省兰城雁滩公社社员李德祥,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作“万元户”、“村里的高干”。

  不过,杨铭得知,最早万元户并不是来自这里。

  其中,华西村的吴仁保,在七十年代初,就偷偷地在村里办五金厂,当时,只是二十人的五金厂,三年后就达到了24万年产值,到了1978年,华西村共有资产已经达到100万元,在银行存款也有100万元,人均下来也不低了。

  不过,杨铭知道,这个华西村和想象中不一样。

  除了华西村外,萧山的鲁冠求二十五岁的时候,偷偷摸摸也办了农机厂,发展到1978年,工厂已经400人,年产值300多万元规模更加庞大,他的身家财富也更多。

  在杨铭看来,如果那些卖菜,卖衣服的是个体户,那么华西村,还有鲁冠求,其实也是第一批乡镇企业,规模也更大。

  现在杨铭看到羊城这里的变化,他是真的很惊讶,怪不得历史上,即使羊城没有鹏城那种特区政策,因为这里的经商自由之风出现,以至于羊城的发展还是很不错。

  如今,羊城缺少还是什么呢?

  还是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等而已。

  杨铭越看是越惊讶。

  在他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商机。

  陈震华这些不知道,张秘书和沈先生也不知道,他们觉得这些只是小生意,还是那些市民偷偷摸摸干得。

  如果上面要追究下来,那些小摊贩当然做不了。

  不过,锡老主持粤省以来,羊城这种经商自由之风就一直都在,也没有人去干涉。

  “沈先生,张秘书,羊城这种个体户生意是真的不错,我非常支持的,甚至希望老先生大力支持。”

  “杨先生,他们不过是养家糊口。”

  张秘书觉得,如果那些人进得来国企,可以有铁饭碗,绝对是不可能做这些事的。

  杨铭则是摇摇头。

  “不是养家糊口,他们是第一批个体户,他们正常情况下,会是成为国内第一批万元户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