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章 水师提督赖恩爵_逆清18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赵源前往丽如银行谈合作时,就曾经提到过发钞这一手段,还专门申请了汇丰银行的发钞权,目的就是形成银元加纸钞的双重货币,从而尽可能保障汇丰银行强大的资金运作手段。

  潘正炜微微一笑,道:“历朝历代钞法各有不同,那你可曾了解宋元时期的钞法?”

  针对这一问题,赵源的确有一定的了解,他轻声解释道:“钞法起于宋朝,先有交子,后有会子,但是终究难保价值,换汤不换药,后来金人所行交钞法,则未免有些过于儿戏,朝廷屡屡更换钞法,以致于信用大毁,名声极差......至于元代的钞法,倒有几分可取之处。”

  在赵源看来,宋金元三朝所用钞法之中,元钞法最好,其次便是宋,最差的就是金。

  元代的钞法政策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元廷十分重视商贸发展,甚至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汉地传统,而纸钞的发展就很有利于商业活动,为了让百姓重拾对钞法的信任,最初元代甚至规定可以使用纸币来交纳赋税、

  其次,纸钞的盛行还跟中国十分缺乏贵金属有关,尤其是到了金朝以后,铜矿急剧短缺,于是纸钞也就成为了应急之选。

  与前面的宋金不同,元代纸钞实际上采用了银本位,即一定数额的中统钞,可以兑换成一定数量的白银,这一政策使得百姓对朝廷十分信任,于是发行的中统宝钞被广为使用,为商贸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

  同时,当时的元廷也很重要纸币的信用,严格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并且以库存白银为基准,因此并没有产生常见的通货膨胀问题,从而进一步确保了百姓的信任。

  当时元廷实行的钞法在全世界而言都算得上非常先进,制度也十分完整,甚至明文规定了发行准备金、发行限额、金银买卖、钞币渠道以及伪钞惩罚等制度,使得元廷甚至出现了‘重钞轻银’的现象,许多地方的金属货币都退出了市场交易。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元代宝钞已经初步具备些许后世信用货币的味道了。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元代中期以后,元廷针对南宋以及周边国家展开了漫长的战争,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得元廷不得不在宝钞上动脑筋,于是开始严重超发货币,最终导致了极为恶性的通货膨胀,纸币就此崩溃。

  赵源叹息道:“当一张纸片就能轻松掠夺大量的财富时,事情必然会走向这个结果......”

  潘正炜微微一笑,道:“世事如海,人心如烟。你既然懂得这个道理,为何会认为日后汇丰银行不会重蹈覆辙呢?”

  赵源顿时一愣,他下意识道:“只要我在时,汇丰银行自然不会超发。”

  “那你不在了呢?或者你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呢?”

  潘正炜轻声道:“君以此兴,必以此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