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章:扶苏同意使团请求的_秦月当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手打造大秦文明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大秦文明能够持续引领世界文明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其三、在扶苏的计划中,覆灭孔雀王国是迟早的,更何况此时执政孔雀王国的月护王舍利输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昏聩君主,即便让这些使团将大秦的文化全盘拿走,依舍利输伽的秉性也不会重视,因此提前假设月护王会凭借使团带去的优秀文明使孔雀王国走上富强之路,成为大秦的强敌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没有了这一担忧,还能提前将大秦的文化传播过去,使孔雀王国之人对大秦的强大有一些了解,从而产生吸引力,何乐而不为呢?

  《孙子兵法》曾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想要击败孔雀王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对此时的大秦而言并非易事。

  攻伐之道,无外乎三种方式:武力征服、经济控制、文化渗透。在这三种方法中,受制于目前大秦国力尚未达到最强盛的的状态,因此前两种方法暂时无法实施,但是文化渗透目前却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因为文化渗透是三种征伐方式中最省力的,凭大秦目前的国力是完全能够实施的,而且眼下孔雀王国使团就在咸阳,几乎都省去了再派人去渗透的麻烦。

  攻伐之道、决战杀戮自然是免不了的,但若能有其他的途径,使战争少上一些,自然是扶苏以及秦国臣民喜闻乐见的。

  文化渗透,虽然看起来是三种征服方式中最柔和的,其实不然,文化渗透柔和的外表下潜藏的却是一柄能够动摇国本的利刃。

  一旦文化渗透成功,就能从根基上动摇一个民族、一方百姓一直坚持的文化根基,使他们逐渐丧失对自己文化的自信,盲目地去夸大、追逐外来文化,逐渐在文化上成为“行尸走肉”,等到渗透的那一方发动攻势时,就会有无数被外来文化“洗脑”的百姓充当起内应,勾结外部势力,从而颠覆政权、覆灭国家。

  回顾历史,无论是古巴比伦文明、还是希腊文明,亦或者是其他有一定知名度的文明,大多数都是灭亡在文化入侵的荼毒之下。

  就拿孔雀王国王室来说,最初以婆罗门教为主,到阿育王主政时期,其他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直到阿育王主政的后期,释教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被王室和寻常百姓所接受,一部分释教学说被月护王奉为圭臬,开始成为治国理政的准则。

  正是因为许云在穿越成扶苏之前对历史有着深切的感悟,所以才会选择顶着群臣的压力同意孔雀王国使团们的请求,从而拍板决定让这些使团成员在大秦学习。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