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十八章:猪上树_上古泰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逆境中,自醒己身,励精图治。革新田亩,举贤任能才是父亲的智慧。范氏打压父亲,同样亦是成就了父亲。您走过的路虽是坎坷,但就如同这凌寒独放的梅花,终究是开到了最后。孩儿不惧瑶相亦不怕折服十载,也想在这狭路之上,走上一遭。”

  春秋时期的第一位变法家,赵鞅当之无愧。当年被范吉射的老爹范鞅赶下台时,他在赵氏封邑里推行新的田亩制度。废除了原本百步为一亩的土地标准,以一百二十步为宽,一百四十步为长作为新的一亩。土地变大,粮食产出增多,赵氏成功的获取了晋地的民心。

  赵鞅伸出枯瘦的手,折下一支梅花。几片血红的花瓣,飘落而下。

  “恤儿可还记得?幼时为父带你去常山寻宝?”

  “孩儿当然记得。‘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尽归我赵氏。’便是这一言,父亲才会立孩儿为世子的吧?”

  “非也。吾儿年幼便有勇气与智囊子一较高下。这才是为父选择你的原因。”

  其实,赵鞅年少的时候是个热血的爱国愤青。虽不乏谋略,但性子冲动。晋侯十分赏识其爱憎分明的性格,时常将他带在身边。只不过赵鞅的运气太背且识人不明。他曾大胆的提出扶持吴国牵制齐、楚的计划。

  后来吴国雄起差点灭了楚国。本想着等吴国报恩,支持晋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谁料辛苦扶持的小弟,却在黄池会盟之时,与晋国争夺天下霸主。那时的赵鞅脾气很暴躁,极其痛恨忘恩负义的吴国。为他人做了嫁衣更是咽不下这口恶气,于是就与吴王夫差开战。

  吴国终究是糟了报应。会盟之时,楚国扶持越国直捣黄龙攻破了吴国首都姑苏城。自此,吴国被灭,越国成为霸主。晋国在国际上万年老二的地位,一尘不变。再后来,齐国企图动摇晋国在中原的地位,大肆拉拢中原小国。晋齐争霸就此开始。

  晋齐争霸的起因是范氏与中行氏向蔡侯索贿,令晋国名声扫地。自此,晋国的附庸小国纷纷投靠齐国。在这危难之时,晋侯启用赵鞅为相。赵鞅就此开始了执政的生涯。他一上台就以铁腕手段将周边小国一一打服。

  赵鞅扶持在外逃亡的太子蒯聩,重掌卫国政权。蒯聩执政后,背信弃义选择亲齐。他一怒之下,攻伐卫国。随后越、齐两国也参与到争夺卫国的战争中。五年内卫国更迭四位君主,为了惩罚卫人的不忠,赵鞅强迫卫国三年一小贡,五年一大贡。彻底的削弱了卫国的实力,同样也打弯了卫人的腰。

  在赵鞅的政治生涯中,一直重复着两件事。第一件事:识人不明,选择了猪队友。第二件事:性子冲动,灭了猪队友。他对赵无恤的教诲,皆是不愿其重蹈自己的老路。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坚持。那便是知恩图报,不容背叛。

  此刻,赵无恤已经意识到了父亲深远的用意。一个强者不仅要有野心,也要有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父亲之前的话正是让他坚定这份勇气,而这勇气会赌上赵氏全族的命运。他接过父亲递来的一枝梅花。小心翼翼的拿在手中,感受着那千钧的重量。

  “为父能做的,便如此梅一般,在寒冬里...再开一次。”

  赵无恤终于体会到了隐藏在权利之下的父爱。那不是一点一点的给予,而是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次性的都给了他,包括赵鞅的生命。

  五天后,垂暮的赵鞅亲率八万赵军南下伐卫。这位昔日在晋国最具分量的人物,几经沉浮,如今却以残年余力,誓要毁掉中行氏与范氏两座拦路大山。

  昔日的对手早已化作尘土,枯冢的野草怕是有寸许来高。或许这就是赵鞅的宿命,在余下不多的日子里,重回政治舞台。落幕之前,再次绽放出傲寒独立的血红色彩。以此来了结赵氏与范、中两家多年的恩怨。用他的铁血推赵无恤一把,将他送上那条与智瑶抗衡的道路。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