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回家_我给东厂当侦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回家

  对于陆惜之来说,眼前这个袁厂公,除了有张明星脸让人想多看两眼,其他身上处处都传递着生人勿进的信号。特别是那双‘鹰眼’,仿佛瞅你一眼就能洞察一切。

  她不敢看他的眼睛,就怕被他看穿秘密,然后把自己当成妖怪,关起来点火烧死…

  “袁厂公,我这女儿从小确实就胆子极大,也怪我平时疏于家务,这次能协助赵捕头破案,纯属巧合,下官回去后定严加管教,不再让她淘气惹事。”陆仲廉小心翼翼的措词。

  谁料袁晏溪并没有对此表态,反而又问:“刚才廖辰霖并没有直接承认三月前那次在林府的行凶,陆姑娘单凭自己模糊的记忆就推测出他是凶手,未免太过牵强。”

  既然他谈及自己的术业专攻,这一点陆惜之倒很乐意跟他分享。

  “当我得知三名女死者皆是身穿蓝衣,就猜到凶手应该是对蓝色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恰巧又通过一位朋友透露,由于蓝色面料染色极难,城中无人售卖,而廖家却在三月前购入一批蓝布,我想正是从那时候起,廖辰霖就被唤起了某些很隐晦的记忆,加上特定环境的影响,比如暴雨天,他就容易被情绪控制,从而杀人。”

  陆惜之想了一下,接着说:“或许审讯可以从他童年时期入手,据他说,自己不是廖明理的亲生儿子,还被人扔到垃圾堆。由此我认为他小时候一定被人虐待过,而那时还太小,他无法反抗,长大后虽有所好转,但在某些时候,还是会情绪失控,审讯的同时,也应向他周边关系人调查一下,我怀疑他在没杀人之前,有虐待残害小动物的行为。”

  袁晏溪似乎有了兴趣,语气带着兴味:“哦?人已经抓到了,你认为还有问的必要?”

  “当然有必要。”陆惜之毫不含糊的说。

  “凶手为什么会杀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他犯罪,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人格突变,这两点对犯罪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凶手行凶的时候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只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发生之后,才能从行为表现入手,对他的犯罪行为的心理作归因分析。调查这些心理的目的,就是要对犯罪行为进行预测和预防,避免发生影响百姓安全的大事件,也能挽救某些人的生命,所以对犯罪人的后期审讯非常重要。”

  袁晏溪好像又在陆惜之身上看到了那层光,他抬头看了看屋子上方的开口,这太阳今日可真刺目。

  “这些也都是章羽的书上说的?”

  又来了又来了,陆惜之慌忙移开视线,躲开那道带着明显探究的眼神,袁晏溪的气场太强大了。

  她低声回答:是。

  “看来,我倒是帮陆大人找到了管教女儿的着手点。”袁晏溪又恢复了冰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