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七章 爱干干,不干滚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王雱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吕嘉问的儿子。

  王雱死后无嗣,所以过继了王安礼的孙子为子,继承王家香火。

  “是王棣吗?”赵煦喃喃自语着。

  冯景心里一咯噔,立刻低下头去:“是。”

  心中,无数浪花在翻滚。

  大家连王安石的孙子的名字都知道的吗?

  谁告诉他的?

  只能有一个答案——先帝!

  嘶!

  冯景倒吸了一口凉气。

  想想也是,先帝既然和大家嘱托了那么多事情。

  怎么可能不交代一下,对王安石这位元老宰相的安排?

  肯定有,也必然有。

  先帝的嘱托、交代和安排,加上这位陛下少年早成、聪俊、沉稳的性子。

  冯景已经不敢继续想了。

  他微微抬头,就只看到了,那位少年天子在微笑的看着他。

  仿佛在说:冯景啊,朕信得过汝吧?

  冯景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精彩,他赶紧低下头去,说道:“大家,臣去御厨为您取些点心来。”

  赵煦微笑着点头。

  对冯景的忠诚,他是信任的。

  现在在考验的,就是他的胆量了。

  他身边的近臣,心理素质必须要过硬。不能别人随便诈唬两句,就露出马脚。

  ……

  隔日,辛未。

  赵煦一大早来到了保慈宫,给向太后问了安后,向太后见了赵煦,非常高兴,拉着他坐了下来,吩咐左右取来了点心。

  母子两吃着点心,说着些宫中的琐事。

  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赵煦就开口道:“母后,儿臣今日来保慈宫,是想和母后借一个人。”

  向太后一听,就温柔的问道:“六哥想借谁?”

  “提举汴京水磨务严守懃!”赵煦轻声答道。

  严守懃,本是向太后身边的内臣,赵煦即位后论功行赏,外放为汴京水磨务的提举内臣。

  如今,差不多已在水磨务任职一年了。

  同时,此人深度参与了赵煦很多事情。

  他和石得一、李宪、梁从政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向太后一听,顿时好奇起来:“六哥要严守懃作甚?”

  赵煦道:“成都府路诸州,榷茶、榷盐都出了问题,儿想着从大内内臣之中选一个精明、能干的内臣过去,出任提点成都府盐、茶公事,整顿当地榷茶、榷盐。”

  “思来想去,儿觉得,还是母后身边的人最合适。”

  在大宋,内臣经常出任地方监司,特别是经济、军事方面的提点官。

  皇帝也通常在这方面更信任内臣。

  因为内臣的生死,皇帝一言可决。

  在大宋,天下州郡监官基本内臣和文臣是对半开的。

  很多重要的场、冶职务,内臣是长期把持的。

  向太后笑起来:“严守懃的资序不够吧?”

  “权发遣就可以了。”赵煦说道:“况且,他此去也只是去平息成都府路的弊案的。”

  “一年半载后,就可以回京,其他事情,还是该交给文臣去做。”

  向太后这才点头,道:“既然六哥想好了,那就依六哥的意思办吧。”

  “母后这就给严守懃下诏,让他将汴京水磨务的差遣卸下来,等交接好了,再到六哥面前请旨听训。”

  “多谢母后!”赵煦高兴起来。

  严守懃,现在名义上是向太后的人,实际上却已经主动靠拢了他。

  算是赵煦手头现在用的比较顺手的人了。

  最紧要的是——严守懃懂技术啊,尤其是懂水力和茶叶相关的技术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