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四章 极限施压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果极佳。

  恐怕,只有等一切都无可挽回的时候,道学家们才会猛然惊醒,田园牧歌,已是过去。

  新的世界,一切都将看钱说话。

  「这样啊,很不错呢!」赵煦说着,就端着茶盏,就着点心吃了起来。

  他的饮食习惯,一向很好。

  总会将食物吃光,不会有半点浪费。

  这次也是一样,向太后给他的茶水、点心,他很快就吃的干干净净。

  然后就拍拍肚皮,舒服的说道:「好饱!」

  「母后的手艺就是好!」

  「再这样下去,儿又要长胖几斤了!」

  向太后看着,很是高兴。

  那些点心、茶汤,确实都是她带着文熏娘和狄蔷在宫中亲手做的。

  「六哥喜欢就好。」向太后说道:「等六哥长大了,母后就在宫中,天天给六哥准备吃食。」

  「好!」赵煦乖巧的说道。

  太皇太后在旁边听着,多少有些吃味。

  便道:「官家,明日就要开经筵了,老身命人给官家,制了几套新衣裳,等会官家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多谢太母。」赵煦连忙谢道,然后他问道:「孙臣听说,太母想要考较孙臣功课?」

  太皇太后于是坐直了身体,严肃起来,道:「确有此事。」

  「老身听说,官家暑休期间,一直有在看书,不知都在看些什么书?」

  赵煦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回禀太母,孙臣这两月,除了出幸开封府外,一直在宫中看史书。」

  「已看了史记、汉书。」

  两宫自然对此早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听到赵煦亲口承认他在看史书。

  这可不得了!

  须知,天子成年的标志之一,就是能看懂史书。

  特别是国史!

  看了国史后的皇帝,普遍都会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发号施令的能力。于是,太皇太后问道:「官家都能看懂?」

  赵煦点点头,道:「孙臣还写了不少备注呢!」

  上上辈子,曾经主政天下的他,自然知道,史书的重要性。

  在儒家文明的社会,史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载体。

  也是政治说明书。

  看懂了史书,也就看懂了历朝历代的政治。

  若再能从文字里,推敲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相的话。

  那么,这个皇帝也就能够合格了。

  是故,历代明君,无不读史,而且会很自律的每天都看一段史书。

  「真是祖宗保佑!」向太后笑着对太皇太后道:「六哥如此聪俊,定可兴我赵氏。」

  太皇太后点点头:「太后所言甚是。」

  于是,她便公式化的考较了一下,一些史记、汉书的内容。

  而赵煦对答如流。

  听完赵煦的回答,这位太皇太后的内心,多少有些落寞。

  因为她清楚,照这样下去,她能听政掌权的世间,比她预计的可能要少的多。

  恐怕等不到官家大婚,朝臣们就会不耐烦。

  那时候恐怕就不怎么体面了。

  想要体面,就得提前交权!

  对她来说,值得安慰的是,这个孙子是孝顺的,而且对高家无话可说,可以说事事都替高家着想,能给的恩典,全部都是拉满。

  以至于,高家人甚至更亲近这个孙子,而不是她。

  高遵惠和高公纪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两个家伙在外面的事情,现在居然是先报告福宁殿,再来庆寿宫请示!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也是在心中叹了口气:「官家,是有天命的圣主。」

  「老身给他操持两三年,就该退了……」

  连高家人都更亲近、拥戴这个孙子。

  其他人还用想吗?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给向太后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对赵煦道:「听说六哥近来曾下了手诏,命开封府考较在京寺庙主持、僧首们的佛法?」

  赵煦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他知道,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虔诚的佛教信众。

  两宫都在宫中,供奉着佛像。

  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吃斋念佛。

  遇到英庙、先帝生辰、忌日,更是会遣人去太平兴国寺、护国寺以及开宝寺烧香祈福。

  便解释道:「儿这是依祖宗故事而为。」

  「祖宗有‘保明行止,约束僧人,严肃清规戒律之制。」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