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九章 闻战则喜(2)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

  蕃官的兵马,也不可能威胁到汴京。

  向宗回微笑着,与赵卨等人还礼,然后来到了那沙盘前,看着沙盘上,已经被标注的密密麻麻,布满山岗的棋子。

  向宗回不懂军事,更不懂地理。

  但他看着沙盘,依然是眼中放光。

  “赵相公……”向宗回问道:“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赵卨看着沙盘上,那些围绕着大宋边境,密密麻麻的棋子。

  这位老将的眼中,露出凶光:“子发,老夫与熙河诸将,都已经下定决心了。”

  “此番,定要让西贼在兰州城下崩掉几颗牙!”

  “至于鬼章?”

  赵卨看向从溪哥城直到河州的肤公城之间的广袤原野。

  “来了,就不要再想走了!”

  西贼、吐蕃,从今年开春开始,就一直在整军备战。

  六月以后,他们在边境上的动作就越来越大。

  特别是西贼那边,他们在横山到处征粮、征丁。

  天都山那边,都快变成工地了。

  赵卨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何况,大宋如今,还能通过大量亲近大宋的眼线、内线,探知西贼的动静。

  没办法!

  漫长的宋夏边境,生活着成百上千個大大小小的羌人、党项部族。

  这些人,素来有奶就是娘,乃是典型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如今,西贼为了第六次兰州会战,大规模的强征粮食、青壮。

  不可避免的伤害到了这些部族的利益。

  加上,熙河路这边一改过去保守的政策。

  对于来投者,不问出身,不问地位。

  一概接受,一视同仁,全部安排去棉庄垦荒、种地。

  至于这些人里面有没有西贼探子?细作?

  熙河路的态度是不管!

  为什么不管?

  因为熙河的棉庄,对新来的零散逃人,都会搞一个下马威。

  一开始的几个月,会将棉庄最辛苦、体力耗费最大的工作给他们做。

  譬如说修渠、垦荒、堆肥等等。

  这些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天。

  任你是铁打的汉子,到了棉庄,面对这样的沉重的体力劳动,三五天下来,就要累到气喘吁吁。

  而且棉庄都在旷野,雇工们都是住在附近的棚子里。

  一般的细作、探子,只要进了棉庄,就和进了监狱差不多。

  而这些细作、探子,本都是西贼的贵族。

  至少也是小军官。

  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不出十天半个月,就会想要逃跑。

  但是,向宗回、高公纪很喜欢养狗。

  他们从汴京带来了大宋最有名的犬种——罗江犬。

  就是那个仁庙时代,御史宋禧上书让皇城养犬来作为警戒的罗江犬。

  这种犬种,是蜀地名犬。

  虽然体型小,但嗅觉发达,速度敏捷。

  经过特训后,它们能准确追踪气味,咬住就不放。

  又因为体型小,所以食量也少。

  于是,熙河上下纷纷派人去蜀地买犬。

  如今,大小棉庄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