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四章 棉甲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斧在郭贵建议下,魔改的内衬。

  他很快就发现,这种内衬,既保暖又舒适,同时还有一定防御力。

  简直就是为宋军量身打造的。

  种建中大喜,对王大斧道:“大斧今日斩首四级,今又献上如此妙法,可转迁一官矣!”

  王大斧现在的武臣阶是小使臣的三班奉职,转迁一官,就是右班殿直。

  这是正九品的武臣阶。

  很多大宋名将,就是从右班殿直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的。

  王大斧听着,却摇头道:“好叫太尉知道,此法并非末将所创,乃末将同乡,汴京新城人郭贵所想。”

  他虽然想升官,但还不至于,吞没自己乡党的功劳。

  再说了,这一次他亲自斩首四级,加上率部生的贼寇十余。

  以此功劳,再磨勘半年,也是有转官的资格了。

  何况战争才开始,他还有机会斩首立功。

  种建中楞了一下,旋即欣赏的看向王大斧,柔声问道:“大斧可曾读过书?”

  王大斧拜道:“回禀小种太尉,俺幼时曾在汴京的王家私塾里,读过几年书,只因顽劣,未曾进学,然略通文字!”

  这是汴京人的常态。

  汴京是大宋识字率最高的地方,就连那些扛大包的壮丁,也能识字,甚至还会算术,能算得清百以内的加减!

  以至于,汴京百万军民,文盲率可能不足四成。

  于是,形成了汴京的市民文化。

  才有那么多丰富的娱乐活动和八卦土壤。

  以至于,当年的柳三变和现在的晏几道的新词只要一出来,立刻就能在整个京城传唱。

  种建中得到王大斧的回答,捋着胡子,道:“原来大斧还读过圣人文章,难怪如此忠义!”

  “大斧如今,既已有官身,更当努力啊!”

  “为将之人,该当多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明理!”

  这也算是大宋的传统了。

  无论文武大臣,遇到那些对自己胃口的年轻低级武臣,总会劝对方多读书,读好书。

  若这些年轻人,照他们的去做了。

  自然会提拔、提携起来,将之慢慢的培养成自己在军中的盟友。

  范文正公、韩忠献公,都曾在西军大量培养人才。

  已故的狄武襄公就是范文正公的杰作。

  当然了,种建中知道,这王大斧的前程,是轮不到他操心的。

  向宗吉虽然只是向家族人,但有着这层关系在,只要这王大斧继续保持下去,向家迟早会把他提拔起来。

  搞不好,明年的武学推荐入学名单里,就有此人的名字。

  王大斧不知道这些,见着种建中这样,曾在官家身边服侍过的名门子弟,老种太尉家的衙内这样的人物,竟勉励自己,顿时感动起来,拜道:“小种太尉教诲,俺记下来了。”

  “俺定好好读书……”

  “只是……”他抬起头,看向种建中,想起在汴京听说过的那些故事,纳头拜道:“俺比较愚笨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