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雕“道”_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微的偏移,使得这道划痕,犹如自然开裂一般。

  一刀落完。

  秦洛看一眼,微微抿嘴一笑。

  就是它了。

  “若再在山中,水流冲刷数年,便该是这道纹络。”

  秦洛笃定说道。

  已然拥有了一种艺术上的绝对自信。

  陆子冈拍手道:“善。道法自然。”

  “不过,此非玉雕。”

  “玉不琢,不成器。”

  “二十年后,你才可用此一刀。”

  过于注重意境,而没有雕工,也不成,毕竟高山流水,难觅知音。

  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

  用人话说就是——你整这么抽象,谁看得懂?

  秦洛点头笑笑。

  脑海中想到毕加索的《公牛图》。

  几乎代表着他毕业艺业的精进路线。

  公牛图,在毕加索绘制的过程中,十一易其稿,完整的演绎出“从繁杂到简单,从形象到抽象”的全过程。

  第一版,是一头形象生动,膘肥体壮的公牛。

  第二版,笔触更多,越发突出公牛的壮硕。

  第三版,停止描绘公牛的形象,而是解剖其呈现的肌肉骨骼,增加皮肤表面纹理。

  第四版,通过简化和轮廓化,开始将公牛的结构抽象,他开始做减法了。

  第五版,继续简化和风格化,弱化“形”的部分,对各部位重新分布和组合,头部缩小,眼睛扩大,牛角变化,白线对角穿过牛身,但……各元素保持着稳稳的平衡,浑然全牛。

  第六版,头尾进一步调整,用更多曲线,柔化结构线索,调整背部线条,首尾均衡。

  第七版,移出和简化结构线,再次做减法。

  第八版,继续简化,重新构图,使头部,腿,尾巴,保持一致。

  第九版,继续塑形头部,抹去色块区,将整头牛,彻底变成简单线条。

  第十版,再次删除多余线条。

  第十一版,完全简化,终极不变版。

  以极简线条描绘,大面积留白,浑然像是儿童的涂鸦,但却已经表达出一种绝妙的意境,没有色彩,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潇洒自在。

  古今中外,艺术都是相通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回过头来,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

  只是……

  在艺术家心中,已然大不相同。

  秦洛这一刀,把艺术和意境发扬到极致。

  陆子冈可以看懂。

  但他是个高明的老师,也是匠人,懂得艺术终究是要人买单的。

  没有足够的名气和积累,这一刀,不成。

  这并非艺术理念上的妥协。

  同样,也是属于“客观”的规律。

  秦洛自然也完全他的意思,于是站起身来,微微一笑。

  再次选择一块玉料。

  这次,他选的是块大料,山料。

  然后落刀如飞。

  刚才的“长考”,当真让秦洛的认知,再次上升到一个台阶。

  就像是已然攀升到山顶,再去看半山腰一样。

  尽收眼底。

  一览无余。

  落刀一百二十七刀,这幅作品彻底完成,无一刀犹豫,也无一刀多余。

  如反掌观纹,游刃有余。

  这是一件……问道玉雕。

  云。

  缥缈无际的云。

  山。

  悬崖绝壁的山。

  三重绝壁,层峦叠嶂。

  在最下层的绝壁上,有着台阶,拾级而下,一直蔓延到底座,和整件玉雕的大小比起来,显得格外渺小,几乎连三十分之一的比例,都占不到。

  近乎微雕。

  而……

  更小的是……

  在那最低处的石阶上,一只手,遒劲有力,骨肉匀称的搭了上来,显然可见发力的姿态,如费尽千辛万苦,而登绝壁。

  画面感,扑面而来。

  甚至让人心生紧张。

  引发无尽想象。

  陆子冈长长叹了口气,旋即发出畅快的笑声。

  “此一件作品,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吾不如也。”

  他坦然承认,自愧不如。

  却又开口:“问道,如登天梯……”

  “岂知尽头,却已是绝路。”

  “何解?”

  他问秦洛。

  秦洛笑了笑,说道:“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