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章 权力真空_这个家业我不要行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私下游说

  2010年的最后几个月,日本的外交环境突然急转直下。

  日本不仅和那个红色大国,还和韩国、俄国之间也爆发了领土冲突,不仅电视、新闻报刊天天播放相关新闻,网络上的热点大多也是这些,甚至一度压下了明星八卦新闻。

  表面上看,这一切的策划者确实是民主党的前原诚司,但正所谓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前原诚司之所以能够得逞,也是因为日本从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经济基础长期以来的量变引发了质变,保守民族主义影响到了政治生态而已。

  除了以经团联为首的、从全球化市场中得到了好处的企业外,日本还有很多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受了损,这些企业大多在意识形态上比较偏保守——包括“被中国高铁偷走了技术”的日本新干线、西武控股集团、“工匠精神”的富士胶卷、小泉时代改革后的日本邮政,还有后来全世界范围内都“大名鼎鼎”的东京电力等公司。

  正如川建国同志有美国铁锈带工人票仓和保守工业集团支持一样,这些保守意识形态浓厚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自然就会去支持日本右翼政治势力,他们也是“日本会议”这种横跨政经商三界集团的金主。

  当然,像这种工商集团的“意识形态”其实并不牢固,只要他们能从全球化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好处,他们的立场瞬间就会从右转左。但当形势不好时,他们和日本农协一样,也会变得更加故步自封、更加顽固。

  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企业的资本支出已经达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最低值,求人率虽然回复到了0.56,但公司购买资产、设备、地皮、厂房,还有对外投资的资金规模都已经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政治上出现右倾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日本民间对此的反应当然没那么快,毕竟他们工资也没有立刻下降,社会一切看上去井然有序,出去可以买到便宜的便当,窝在家里可以看日剧、漫画,电视里也一派歌舞升平,普通人要是不看报纸的话,可能对经济形势就完全没有感觉。

  但日本财界、商界的精英们却最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做出了自己的决策,至于那些政客,但凡是秉持着现实主义观点的,也已经都做好了转向的准备。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菅植人对此虽然有所反应,但反应得也确实没有那么迅速,尽管他个人以民权斗士而著称,但当民间右翼保守思想突然崛起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压制”。

  然而这种压制却暴露了民主党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对于官僚的控制力不够,或者说官僚集团对民主党政权积怨已久,正好借着这番“民意”来动摇民主党的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