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6章 苏郎将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苏郎将

  李祐努力挤出笑颜:“小王恭送宗正卿。”

  下次木杖别打那么痛,我还是好藩王。

  李百药的目光,打量了一下李祐,再打量了他身后的佐官,一声轻叹:“好自为之。”

  轺车出城,李祐一息闭眼,齐王府的奴仆赶紧拉他入舆辇,飞奔回王府。

  这个时辰,还可以睡一个回笼觉。

  人生,唯美食、美人与美梦不可负。

  左卫翊府前行途中,不时有游奕奔走回报,搞得像是真的上了战场。

  “郎将治军严谨,难怪当年能破张金称、败杨公卿、马踏突厥牙帐。”李百药赞了一声。“老夫不通行伍,故一直有一个疑惑萦绕,不知郎将可能为我解惑。”

  “昔汉武威名赫赫,夺西域,得汗血宝马、乌孙天马,缘何这两种马匹没在中原大肆培养、成为中原诸朝军马?”

  苏郎将轻笑:“首先是数量问题,少量的马匹不足以改良整个庞大的群体,就如一滴墨汁无法尽染一湖水。”

  “然后是品种退化问题,草原的马种,到了中原,适应了当地的情形,几代下来,奔跑能力和本地品种差异不大。”

  “最重要的,是负重问题。末将这一身山文甲,重四十斤,加上各种兵刃、箭矢,再加末将自身重量,三百斤是只多不少的,乌孙天马与汗血宝马快则快矣,承载力不足,这才是突厥马、吐谷浑乔科马被倚重的原因。”

  李百药叹息:“竟是如此!”

  难怪那些劝皇帝守土即可、无须花庞大靡费打突厥二国的建言,皇帝从来置之不理。

  除了各种战略、恩怨因素,马匹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即便大唐的骑兵也不弱,可在整个队伍里,比例不足三成。

  有优化战斗力的因素,也有马匹短缺的尴尬。

  进入两座丘陵之间的峡谷,苏郎将的左手轻举,身后的传令兵挥舞小旗帜,左卫翊府的一字长蛇阵形,演变为一朵朵梅花,步兵以伙为单位,向两侧山头奔跑推进。

  “这是练兵?”李百药叹为观止。“我大唐都如苏郎将一般练兵,荡平宇内,指日可待!”

  “嗖”!

  强劲的破空声中,李百药看到,一支利箭从侧面丘陵射出,目标正是自己。

  啧,老夫居然也能死于军中?

  活得够久,李百药倒也不执着于生死,就是死亡方式出乎意料。

  哎,孝子贤孙都不在身边呢,谁来哭灵?

  苏郎将一声长啸,马槊扬起,狠狠地将那箭矢砸落尘埃,咆哮道:“耶耶大唐左卫翊府中郎将苏定方,无名鼠辈,你的谋划,耶耶早已洞悉!”

  几道人影迅速地冲下来,想往远处逃去,却被翊卫府的梅花阵阻拦了。

  “儿郎们,别怪我苏定方没说清楚。抓住他们,你们回长安可以假宁十日,一个月内顿顿有肉,肥得流油的肉!跑了一个,加倍苦练一个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