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4章 就很现实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就很现实

  榈木,就是后来的海南黄花梨,又名花榈木。

  虽然明清黄花梨才风行,但在唐朝也并非默默无闻。

  唐朝陈藏器于开元二十七年所著《本草拾遗》,又名《新修本草》、《陈藏器本草》,就提到“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榉树也是硬木的一种,但二者的价格嘛,就天差地别了。

  名贵与否且不说,仅从崖州拉到长安,就是七千四百六十里,哪怕是根草吧,到这里也能当金线使了。

  供汤泉宫倒好理解,虽然阎立德负责汤泉宫的楼阁建造,却不妨碍司农寺添砖加瓦嘛。

  你要说唐同人没有一点想法,范铮是不信的,但控制在合理尺度,谁能说个不是?

  水至清则无鱼。

  辛茂将被这话狠狠震了一下,忍不住斜睨范铮一眼。

  幸好顾忌了司农寺,没有滥用刑罚,如往常一般,管它有理无理,先打二十杀威棒,否则不好收场了。

  司农卿李纬明目张胆的威胁,大理寺也不能无视之。

  要不然,连吃几年陈粮,真受不了。

  范铮轻敲凭几:“是榈木还是榉树,司农寺不好说话,价值几何也无法评定,恐怕大理寺也难判断。”

  “将作监左校署掌供营构梓匠之事,致其杂材,差其曲直,制其器用,程其功巧,是用木材的行家,大理正何不请人来断一断?”

  专业的事,还是得由专业人员评判,不是谁两片嘴皮叭叭说了算的,否则有指鹿为马之嫌。

  哪怕辛茂将再不情愿,也只能让录事去请一位左校令。

  从八品下左校令,设二人。

  辨别木材及价值,对左校令来说,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很快就下了判定,这就是价值极高的榈木,价格比市面上的略高半成。

  半成的价差,不值当大理寺追究,即便上报朝廷也无人置喙。

  何况,因为供需关系,价格这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有波动,谁也没法追究。

  辛茂将当场宣判,司农录事、司农府无罪而释。

  至于说汤泉宫为什么非要置一根价值不菲的榈木橦,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也不归大理寺管不是?

  司农录事与司农府,一天不到就从大理寺回来,皮都没蹭掉一块,让整个司农寺的气氛炽烈起来。

  “总监高义!”录事叉手。

  “这是少卿心忧你二人,令本官出马的。”范铮没傻到尽揽功劳。“毕竟,本官以前在御史台,与大理寺多少打过一些交道。”

  “归根结底,还是你们持身以正,没有什么问题,大理正才会判无罪。”

  唐同人叉手:“却是烦劳总监了。”

  不管唐同人对范铮有什么看法,这个人情却领得扎扎实实。

  哎,长兄太常少卿唐松龄、四弟殿中丞唐河上、五弟兵部库部郎中唐善识那里,都好歹交代一声,欠了人情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