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 皇帝家也没有余粮!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皇帝家也没有余粮!

  是否接受白岩城的再降?

  李世民当然乐见其成,李世勣却难得地强硬起来:“陛下金口玉言,许下将士白岩城的人口财帛。将士奋勇争先,图的就是赏格,城池将陷,若准其降,将士之心当如何?”

  虽然皇帝的赏格刚刚开出,白岩城没多久就降了,可你让将士们刚刚热乎起来的心冷下去吗?

  何况,孙伐音出尔反尔!

  所以,极少与皇帝唱反调的大总管,第一次提出了否定意见。

  李世勣的意见有理,李世民纳降又有没有道理?

  自然是有的,白岩城易守难攻,强攻下来,人员伤亡且不提,炮石、弩箭的消耗也不说,可时间的消耗对大唐是不利的。

  辽东之地苦寒,秋季就开始刮冷风,深秋更是滴水成冰,那时候就必须返回。

  即便是衣帽裤袜尉都缝了白叠在内,依旧有许多人耐不住辽东的严寒。

  据说,这些地方,有人的鼻子耳朵会冻坏了。

  李世民抚须:“大总管所言有理,但纵兵屠戮,俘虏其妻孥(子女),朕于心不忍。大总管麾下有功将士,朕用之前的库存物品赏赐,姑且算向大总管赎买此城。”

  没人知道,李世民的笑容之后,是无限的痛心疾首。

  朕的钱粮,都是朕的啊!

  啊!

  皇帝家也没有余粮!

  再不待见孙伐音,李世民还是得堆起真假难辨的笑容,亲手为他解开绳索。

  千金市骨,必要的姿势要做的。

  何况,孙伐音还带来了一万民口、五千将士。

  “传诏:设白岩城为岩州,授孙伐音为刺史。”

  严格地说,授刺史要经三省,但现在是战时,天子有权临机决断,授个刺史安抚人心,只是小事一桩。

  让孙伐音继续管岩州,不担心出现反复吗?

  还真不用担心,高句丽的律法严苛,叛了就是叛了,管你什么具体情况,都是一刀切。

  何况,五刀将钱盖苏文的脾气,可是真不好。

  黄门侍郎许敬宗拟诏,门下省主宝呈上征召臣下的皇帝信宝——天子八玺之一,李世民呵口气,蘸印泥,用印!

  这块地盘,归老李家了!

  关于天子印玺,《汉旧仪》称天子有六玺,各朝有不同规格,不可混淆。

  在这里,《旧唐书·李道宗传》与《旧唐书·李靖列传》相互矛盾,这就是多人共同编撰史书的缺陷了。

  李道宗传:及大军讨高丽,令道宗与李靖为前锋。

  李靖列传:太宗将伐辽东,召靖入阁,对曰,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不弃,老臣病期瘳矣。太宗愍其羸老,不许。

  抛开书籍谈问题,权且以李靖身子便利,就问以李靖的军事造诣,谁敢以他为先锋,而自居总管?

  ——

  六月,辽东军簇拥圣驾,移师安市城北。

  平壤道军自建安城而上,环安市城南、西。

  程名振、张金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