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还师诸事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还师诸事

  咳咳,李世民即便不是世上最好颜面的皇帝,也是之一。

  他率四千兵马驻扎的无名山头,取名驻跸山,令黄门侍郎许敬宗勒石记功。

  踏着九月末的秋风,唐军除了留驻各城池兵马,开始班师回朝。

  过临渝关,太子李治自定州出发迎驾,父子相会,并于崇州昌黎县汉武台刻石记功,赏赐诸军。

  辽东道大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在辽东城献火烧城头,颇得李世民赏识,因赞其“精练军戎”,特赐姓练,封岐山开国县侯,是天下第一个赐姓为“练”之人。

  东,也是一个少见的姓氏,除了东方、东野、东门省姓东,最古老的源流自称是伏羲后人,舜的七友之一东不訾是此姓祖先,祖居太原。

  因为拿下辽东城,李世民诗兴大发,赋诗《辽城望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

  练何此人,除了武功谋略之外,在医术上竟颇有成就,后协助李世勣编修《唐本草》,与夫人赵氏合葬怀州河内县紫金山紫金坛。

  十月,御驾到了幽州,宴飨诸军,各自还师。

  比较奇怪的是,连司农卿杨弘礼都发还长安了,偏偏整个飞骑,连同范铮在内,都留在皇帝身边。

  当然了,还有一府翊卫。

  他想干嘛?

  范铮被召入蓟县的行宫,才愕然看到,在几处脚炉烘烤的寝宫内,皇帝伏在床榻上,上衣尽褪,背上凸出半个拳头大小、色泽紫黑的痈,偶尔发出两声闷哼。

  难怪不肯让诸臣随行,原来是不愿让人看到他病恹恹的模样。

  “臣范铮参见陛下。陛下圣体,医正如何诊断?”

  范铮小心翼翼地问。

  别大意了,正生痈疽的人,脾气暴躁着呢,一言不合就砍你脑壳也是正常,你还没地喊冤。

  谁让他是皇帝呢?

  李世民龇牙咧嘴:“一天到晚要饮那倒胃口的汤药,朕想杀人!苦!要了命的苦!”

  看,褪去诸多光环,皇帝也是常人而已,也怕吃汤药,也会抠脚丫。

  范铮咧嘴:“没有外敷,陛下可愿试试臣的偏方?”

  李世民捶着床板,满面焦躁:“快说!”

  范铮的法子倒是简单,以《河北中医》1984年4期所载方法,以蒲公英、甘油、酒精研糊而敷。

  当然,这个时代是没有甘油的,除之。

  事实上,纯粹的蒲公英化脓消肿效果不错,但唐朝对它认识不足。

  明朝,云南嵩明人兰茂著《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疠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且蒲公英本身对身体无害,即便是医正也不能反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