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5章 李义府有点慌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5章李义府有点慌

  太子舍人李义府有点慌。

  自迁任东宫伊始,李义府兢兢业业,要努力劝谏,又不能如废太子身边的于志宁、张玄素一般激烈。

  那两个老不修,即便把东宫逼到宫废了,也最多是免官,过上三年两载又起复了。

  皇子、太子多有相继废立的,便是这些属官的功劳。

  李义府可没那资格,真被免官,那就一辈子告别官场了。

  所以,李义府的尺度拿捏得极好,即便劝谏也在李治容忍的范畴内。

  当然,那种劝谏太子“好好休息”的拙劣马屁,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李治年轻,可不是傻子。

  即便李义府为太子鞍前马后,依旧能清醒地感觉到,太子对他越来越疏远。

  可是,就问一句,为什么?

  絮絮叨叨地坐在司农少卿的公房诉苦,李义府眉头拧成一团,深表不安。

  “不要过多改变自己,该怎样就怎样,大不了到九寺三监做实事。”

  范铮轻声安慰。

  原因很简单,凭你李义府再如何努力,挡不住在李治眼中“虽无过犯,面目可憎”。

  唐朝当官颇讲颜值,如欧阳询一般面容欠佳,是难以在官场上崛起的。

  欧阳询能够在大唐占据一席之地,首先便是凭他在前朝便已声名鹊起的书法与学识,其次是他本身的面目没那么欠佳,只是因老病所致。

  李义府现下持身甚正,奈何这一副天生奸相,不讨喜也是情理中事。

  是,李义府努力展现诤臣的模样了,但整个东宫,缺少诤臣么?

  真正赏识李义府的,唯有没选择余地的武则天。

  说不定,武则天一边用他们,一边嫌弃都是些歪瓜裂枣。

  凭他李义府再努力改变,依旧免不了被李治嫌弃。

  范铮的话,不过是在安李义府的心。

  李义府的想法,一如多数低级官员,从龙为上。

  想法不能算错,但世间并非只这一条升迁之路,李义府太过于追求捷径了。

  李义府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就是外放为一地父母官也足以胜任。

  就这一点来说,有些脸谱化严重的作品,把奸佞描写得又坏又蠢是有些欠缺的,奸,就不会蠢。

  如某些电视剧里和绅与纪大烟袋斗时的一副蠢相,不是污辱了和绅的智慧,就是他二人打情骂俏。

  “太子通事舍人程处侠,亦与某相差仿佛。”

  范铮翻白眼。

  你倒没得比了!

  程处侠就是来东宫混资历的,青不青睐,对他的影响不大,李治目前还不能拂了程咬金的颜面。

  “踏踏实实做事,东宫的家事切勿参与。”

  范铮小小地打了个机锋。

  李义府转了话题,絮絮叨叨地讲述李津、李洽在蒙学的趣事,面上亦起了一些笑容。

  李义府对他的家人,好得没话说,这可是许敬宗老奸佞拍马也赶不上的。

  ——

  一碗水端不平大师李治,在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