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除蝗疏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之,世以齐桓公为先祖。

  妙的是这名字,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稳妥啊!

  年百岁掌法曹一半,是因为司法参军有两位。

  范铮微微摇头:“没这必要,对方一击不中,势必远遁,不会留什么把柄。说到底,这是本官的私怨而已。”

  私怨啊!

  年百岁更加上心了。

  ——

  司户参军凤护的禀报更为触目惊心,整个华州诸水,全年水位下降了一半,明年预计旱情严重。

  旱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十旱九蝗,成虫虽只四十至六十日成活期,可密集的数量能让人绝望。

  蝗虫所到之处,号称赤地千里,几乎所有的庄稼尽毁,连野草都未必能剩下。

  还得感谢地域特点,华州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土蝗、东亚飞蝗。

  稻蝗主要灾区为南方水稻,青藏高原是藏飞蝗。

  至于更穷凶极恶的非洲毒蝗,就头疼了,幸好中华不是它的生存区域。

  土蝗与飞蝗确实可以食用。

  一些人看了点研究文章,就罔顾事实在那里叫嚷着:蝗灾时的蝗虫有毒、不能食用。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在耍流氓,要吃多少蝗灾时的蝗虫才能毒死一个成年人,他们绝口不提。

  至于蝗灾区的人、禽食用蝗虫,他们视而不见。

  但是,对成虫而言,因为其密集、擅飞的特性,蝗灾时连其天敌都得让道,人力治理极为困难。

  范铮对凤护指示:“协全州之力,翻尽涸泽,令鸡鸭食虫卵。”

  这是断了蝗虫的生长环境,干涸之地,为蝗虫孳生之床。

  “令各户编织大小捕网以备捕蝗,大小涸泽尽引活水而蓄。”

  “州内尽力推广小麦,替代大麦、粟,辅种长豆角、豌豆、火麻(别名与违禁品同名)、苘麻(造绳索原料)、薯蓣(山药)。”

  “其他作物数量,尽量减少。”

  小麦说的是冬小麦,因收割得早,可以避开蝗灾季节。

  其他几样作物,因含胆碱、胡萝碱,蝗虫不喜食用。

  至于养鸭,南方比较便利,北方却稍逊。

  鸡可食蝗,数量却不多。

  范铮还不是在胡乱发布政令,这是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除蝗疏》上的经验。

  当然也因地制宜的调整了一下,比如芝麻,范铮就没提。

  “民曹下发符文行郑县、华阴县,加本官印信。并,由民曹出具文牒行工部、民部,奏请比州参照协同,刺史、别驾、长史、治中共具名加印。”

  凤护凝重地应声。

  民曹发符文行县乡,倒是正常操作,直接由民曹对接工部、民部则很罕见了,一般这种功劳是堂官直接占了。

  别的不说,堂官行文牒才对等。

  范铮可不在乎这点功劳,反正也不可能再升迁了。

  再说,分润下属功劳,人家干活才更卖力。

  天天靠画饼行骗的,早晚有被拆穿的时候,离反目成仇就不远了。

  譬如后世,画饼完成任务新马泰,结果兑现出来是新村、马寨、太阳伞,你觉得会再有人上当么?

  行文牒于工部是因为虞部司、屯田司都可能受害;

  行于民部,除了可能争取一些便利之外,更因为各州种桑麻是有定数的,州县有权调整,也须请于民部。

  比州协同,这才是重点,单靠华州一地是不行的。

  因为,比州的蝗虫,它同样会飞到华州来为害啊!

  只有大范围协同,才能尽力减少蝗害。

  是的,减少,不是消灭。

  在条件有限的时代,减少灾害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