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2章 威望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赤水里的庄户,虽不大外出,可总有人走亲戚,口口相传,盗骡马一赔三之事,竟莫名风传于整个华州。

  有人眼红,有人捶胸顿足,更多的人笑了笑,挥动的锄头更有力了。

  一州之主心念庶民,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

  天灾,大家咬咬牙,一定能挺过去。

  有那么一位使君,人祸当可杜绝。

  切记,这不是在作伪,无人可拿如许牛马来收买人心。

  不服,你也拿真金白银出来说话。

  对范铮来说,弊端让人啼笑皆非:每次常服在城里厮混,大大小小的庶民总会过来叉手,赞美两句。

  “使君仁义!”

  “华州有使君,如久旱逢甘霖!”

  范铮努力控制住自己,才未在最后一句补上“一滴”。

  其实对范某人来讲,纯粹是不想闻牛屎马粪之气,才使这懒招。

  “下官治理诸水,役工十万,经士曹检验,当可无虞。”

  黑了许多的长史闾丘不言,总算来缴令了。

  役工十万是指用工的人日。

  诸水的治理,不敢说十分彻底,至少能扛几次洪涝,不至于涨水就冲垮。

  真出这豆腐渣,范铮也不介意借他脑袋祭天。

  理论上,刺史是不能斩杀长史的。

  可理论上,还不许官吏害民呢。

  这一次教训,是十分惨痛的,然而闾丘不言也只能默默承受。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起长大的从弟去当门匠,闯生死难料的三峡吧?

  故而,范铮的整治,他也只能默然领命。

  盐坊匠户的挑选,即便是贲狐选了他那从弟,他也觉得希望渺茫的。

  意外的是,使君并未迁怒闾丘氏,从弟如愿以偿地成为匠户,虽不大自由,却保障一家子饿不死了。

  这年头,还是有一些官员乐于接济族人的,奈何从弟的性子拗,不肯受闾丘不言的钱粮,才导致落魄如斯。

  使君的脾气不小,做事却有底线,应该不会再刻意针对了。

  问题就是,长史与治中的职司本就接近,汤仪典握了大权,闾丘不言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品茗、看书、修身养性了。

  细细了解盗骡马案的始末,闾丘不言自认,设身处地,自己绝无范铮的胆气,当面拒了大理正的要求,还上关牒告得大理正外放。

  思前想后,闾丘不言觉得,权柄这东西,使君不给,自己也要想法搞出来!

  不就是盐坊吗?

  不就是腌制盐吗?

  不就是制腊味吗?

  本官带人,安排少华山左近中男女广养山鸡,以麸皮喂养,就不信闯不出点路子!——

  华阴县,历史上曾用名无数,建制划来划去,在唐朝垂拱元年(唐睿宗李旦)时期改名仙掌县。

  后几经变化,终于恢复原名,又在上元元年(《旧唐书》记载元年,地方百科是二年)更名太阴县。

  知识点:“上元”这个年号,唐高宗李治用过,唐肃宗李亨也用过,更太阴县是李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