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成定例,诸州治中改名司马,别驾改称长史,治礼郎改名奉礼郎,为避讳。

  唯一弄不懂的是,别驾二字犯了哪门子的讳?

  皇帝摆手:“先帝贞观时不避讳,朕又何须避讳?”

  礼部尚书许敬宗奏道:“先帝二(字)名,礼不讳单。陛下为单名,臣子不合指斥。”

  于是,大唐开始避讳“民”、“治”字。

  唯有范铮比较吃亏,太子成了皇帝,他的太子宾客也就免了,却未得加官进爵。

  范铮本人倒无所谓,少一个职司,少一个索命无常。

  八月,河东地震,晋州受损最大,屋舍倒塌压死者多达五千余人。

  三日之后,又有余震。

  “诸卿以为,当以何人存问(慰问)?”

  皇帝难得开金口了。

  因为,绝大多数政务,太尉长孙无忌都处理得极妥当,皇帝就是颔首、用印。

  即便长孙无忌是元舅,这么把着权力,也难免生嫌隙。

  范铮眼见冷场,只能轻叹一声,举笏出班:“臣范铮以为,若户部钱粮支撑得住,当遣中书舍人李义府、来济存问,受灾者给复(免除赋税徭役)二年,压死者赐绢三匹。”

  别问范铮为什么举荐了李义府,还顺带举荐来济,问就是不放心。

  义府兄的人品不太坚挺,有个来济牵制一下,不太容易犯错。

  高履行出班:“虽难,户部义无反顾,纵使官厨压缩,也得解了河东父老之难。”

  漂亮话,官场中人谁不会说?

  真扯压缩官厨,呵呵,范铮是坚决不会信的。

  事实就是,贞观天子这些年,还真是从牙缝里抠出了不少钱,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兴旺,商税是没少收的。

  哪怕三十税一,那也是一笔惊人的数目啊!

  你想想翠微宫与玉华宫建造的敷衍,就知道这两年实际没花多少钱。

  所以后人不明所以地指责贞观天子后期奢侈,呵呵,看过《唐会要》卷三十再说话。

  “正殿瓦覆,余皆葺之以茅”,怕是历朝历代都找不出几个离宫穷酸成这样的。

  阿耶省钱,娃儿自然就阔绰了,皇帝也没这上头抠抠搜搜。

  李义府闻讯,虽不敢喜笑颜开,却仍对范铮感恩涕零。

  当官,不怕累,就怕闲着。

  对底层的吏员来说,就正好相反,我才挣几文钱啊!

  来李同启程,途中免不了相互别苗头,故李义府当真不便上下其手。

  罢了,本中舍人李义府,就是清如水、明如镜!

  嗯,就当为李津他们带个好头了。

  同月,群臣为贞观天子上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昭陵。

  经天纬地、慈惠爱民谓之文。

  在谥法中,文、武都是顶级的上谥。

  内宫自是清理了一番,有子嗣的随子嗣就藩为国太妃,无后者就去感业寺青灯古佛。

  感谢高祖太武皇帝吧,若非他心存仁慈,还不晓得有多少人要殉葬。

  太子典内尤福贵,全面接手内谒者监、左监门卫将军。

  汶江县侯张阿难自请为昭陵户,愿以余生伴帝陵。

  也只能准了张阿难的请求,唯俸禄优厚之。

  昭陵令都才从五品上,真没合适位置给他,也不能拒了他这份忠义。

  内宫中的宫人被放了大半归家,为群臣、儒林称颂陛下仁慈,至于皇帝对她们不放心的事只字不提。

  九月,赠太尉、梁国公房玄龄,赠司徒、申国公高士廉,赠左仆射、蒋国公屈突通,并配享太宗庙。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