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 崇祯五年辽南第一大案_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崇祯五年辽南第一大案

  第149章

  如果只是比拼人数,大明的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大明人口比建奴人口多百倍。

  可问题是,建奴军队战斗力其实相当恐怖。

  建奴的军队性质,与大明的天雄军非常相似,其部队的组成部分以牛录为最基础的单位,当时的牛录都是以血亲、家族、村寨为纽带组成的团体,每个牛录中的人都和周围的人存在血亲、家族关系。因此牛录作为基层战斗单位,其凝聚力之强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大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在战场上往往就会更加拼命,不会出现那种“你行你先上”的情况。此外,在后勤方面,每个牛录都需负责自己牛录的物资。由于同个牛录中大家都是亲朋好友,自然会不遗余力给前线作战的亲人们提供最好的物资保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前线和后方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大幅提高战争效率。

  从萨尔浒之战,六万建奴对战十一万明军,这个时期的明军战斗力其实不弱,弱的只是后勤和指挥混乱,因此吃了大亏。

  在浑河之战前,明朝的浙军与川军在通州发生过火拼,在城区内枪炮对射,双方死伤遍地还炸毁民房无数,直接惊动了明廷,浙兵又与驻防当地的蓟辽兵大打出手。当时明朝最有战斗力的三支军队,分别是石柱川军、戚继光留下来的老种子浙军(戚家军),蓟镇边军(也算是戚继光带过的部队),因为内部不和,各自为战,因此被建奴各个击破。

  从此以后,大明基本上就没有了能战之战,只是关宁军,那只是矮子里面拔出来的高个,就好比一个成绩非常一般的学生,转到一所普通学校,哪怕在原来的学校,他只能考七十分,在新的普通学校,也能进入学校前十。

  秦不悔这个锦衣卫是世袭的,他的父亲秦友在天启三年,病重,在那个时候,秦不悔从父亲秦友手中接过他的衣钵,正式成为锦衣卫。

  从天启三年到崇祯五年,十年中,秦不悔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明军的大败,也都是建奴跨马扬威。

  本来建奴就习惯吹牛,在沈阳这个后金的国都,在建奴口中,明军不堪一击……

  这让秦不悔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到了复州,完全不同了?

  宁海军将士丝毫不怕建奴,几乎所有的军队都纷纷求战,要求调到前线打建奴,建奴是这么好打的吗?

  ……

  程世杰非常关注火药局的研发情况,经过一年多的研制和发展,程世杰手中的火药已经完全实现了颗粒化和制式化,前者让黑火药的燃烧效率更高,后者则让其作为一种武器能够得到更加量化的运用。

  手榴弹平时是火药和弹壳分离,这种专门用来装配手榴弹的黑火药被加工成了一包一包的黑火药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