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4章 辽东工业革命的萌芽_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发生的事情,其实程世杰并不知情。虽然程世杰从赤壁城乘坐战舰离开,在经过到崇明岛的时候,沈家带领崇明百姓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沈伯筠的长子现年二十八岁的沈起东迎接程世杰。

  当然,程世杰并没有在沈起东安排的崇明公主府下榻,而是直接前往崇明书院,直到此时孙可望才知道程世杰的手已经插到了长江口,吴淞口、崇明岛、长兴岛都有程世杰的人马。

  与崇明岛相比,赤壁城就不够看了。

  程世杰在沈起东的陪同下,参观了的崇明书院,崇明书院是以沈伯筠为首的沈氏出资建立的学校。经过一年多的施工,总算投入了正常的使用。

  只不过在程世杰参观过崇明书院的时候,就发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校舍不够好,也不是学校不够大。崇明书院整体以徽派灰白建筑为主,采取园林式的结构,占地面积至少有二三十亩地。

  崇明书院还是按蒙生、童生的方式招收学生,所谓的蒙生就是蒙学入读,其中学生共计一百六十一名,而且全部都是男童,童生却共计四十五人,也就是说这座崇明书院总共拥有二百零六名学生。其中老师,共计二十六人,仆从、杂役、厨师共计一百多人。

  要说起来,学院的院长名头可真不小,这位正是曾经的顺天府尹刘宗周。要说刘宗周的学问,那肯定是没得说,只不过他出身东林党,是东林党有名的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陈洪绶、祁彪佳等著名学者与气节之士均出其门下,世称“蕺山学派”。

  如果是在程世杰没有出现的时代,东林党确实是如日中天,可是随着程世杰出现,把建奴按在地上磨擦,特别是八里湾大战之后,在程世杰的对比之下,显得东林党人无能。这让崇祯皇帝对东林党人产生了怀疑,崇祯皇帝求治心急,人才、饷粮、流寇、边患等常萦绕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刘宗周却认为这些都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人主应以仁义为本。因议论不合,他只作了一年顺天府尹,就告病回乡,与陶爽龄成立“证人社”,会集同志讲学。

  刘宗周成为崇明书院的院长,其实就是因为脾气太执拗,决定与东林党割裂,拒不参加东林党的诗会、学会、以及文会等活动。

  听着沈起东的介绍,程世杰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崇明书院的这个师生比例太夸张了吧?如果把和把仆从、杂役和厨师算作教职工里面,也就意味着,教职工与学生之比,几乎是一比二。

  “为什么只招收这么少的学生?”

  “学生的人数过多,会给校方带来很多压力,也会增加老师们的工作负担,从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整体上拉低学生的价值!”

  在沈起来看来,大明的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