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3章 用密度解决精度问题_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程世杰的计划是安南军团先南安,后面店,毕竟面北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后勤补给困难,更为关键的是真不好打。

  可是任何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程世杰拿下南京的时候,开展改土归流,原本早就被黎朝打得几乎灭亡的莫朝,天启五年(1625年)郑梉派遣郑桥率兵攻陷高平,擒杀太上皇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斩首。莫光祖莫敬宽则与次子莫敬完(一名莫敬宇)遁入明朝。

  在明朝的压力下,后黎朝封莫敬宽为太尉、通国公,准许他回到高平。从此以后莫朝的军事实力更加衰弱,并向后黎朝进贡。就在程世杰改土归流的时候,莫敬宇直接提出挟土归降。

  安南南部则被土司军队迅速攻占,当然,这场战争跟大明没有直接关系,大明的各地土司向来桀骜不驯,经常漠视朝廷命令。

  但问题是,沈明遇却不是一个莽夫,当然,以前他很莽,现在学会了用脑子,哪怕东吁王朝再强盛,也没有办法杀光三宣六慰司以及下属的一百六十七个土司府州,就算杀光了土司也没有关系,沈明遇随便找一个人,就让他担任某个地主的土司。

  就像木邦宣慰使司最后一任宣尉使罕盖,早在1606年就被杀身亡,沈明遇却找到一个“罕盖”的遗腹子罕思忠,担任木邦宣慰使,统领木邦土司人马作为先头部队,杀向东吁王朝。

  要知道木邦原来虽然与东吁是世仇,大概就像英法一样,打了上百年,不过木邦的实力太弱,沈明遇就像安南军团的十个营的小矮子五万余人,直接划给了罕思忠指挥,这些已经在辽东训练将近五年的小矮子,非常凶狠。

  就在木邦与东吁大打出手的时候,安南军团开始出兵,兵分六路,一路自蛮莫出发,一路自耿马,一路自孟琏,一路孟养;一路自居姚关,一路自孟淋砦出发。

  六路大军出发,沈明遇却采取先声夺人的势力,原本遇到的关隘,直接用火箭炮和大炮猛烈轰击,采取焦土攻势,短短十数天的功夫,六路大军进展非常顺利。

  由于三宣六慰司的存在,东吁境内生活了无数大明人,特别是自奢安之乱时,无数百姓南逃,进入东吁境内,根据明史记载,在面北生活了数十万明人。

  随着六路大军出发,每到一地,就受到当地明人的空巷而来围观,沈明遇这个安南军团大都督也非常给面子,让明人百姓参观大明的皇家陆军。

  明人在东吁生活不易,这一带的东吁人比猪还懒,他们算是最勤奋最能吃苦的一群人,靠着这些品质,他们不管在哪里都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惊人的财富,然而这种能力并没有为他们带来福运,反倒带来了灾难。

  东吁人妒忌他们,仇视他们,荷兰人和西班牙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