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_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6章实力决定地位

  第495章

  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有些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就一个结婚问题,明朝人的思维方式,其实比后世更现实,至少随便向一个百姓打听,他们不做着白日梦,更不会幻想着一步登天,也不用会结婚来改变命运。

  其实结婚,对于大明女人来说,只是改变命运的节点,明朝女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就人生事业的巅峰,几乎不可以想象,哪怕程世杰做了很多努力,在他的支持下,杨芸娘成了大明内阁副相,位居孙之澋之下,内阁排名第二的内阁大臣,兼管着商务业、大明帝国银行、大明商业银行以及大明的金融系统。

  在程世杰的支持下,金巧儿成了大明最大纺织公司的总经理,她管理着十数万名纺织女工,也成了金州执委会委员之一,张陈氏的东方商号更是成了辽东最有名的民企之一,东方商号涵盖了服务、运输、远洋贸易、木材加工、皮毛加工以及养殖、肉食加工、罐头生产等多个领域。

  张陈氏更是成了辽东管委会的委员之一,尽管程世杰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大明女人的地位只是稍微改善,而不是真正的改变。就连张陈氏、杨芸娘和金巧儿,这三个大明境内最成功的女人,当然还现在临安管委会主任秦良玉。

  可问题是,女人的地位还和以前差不多,哪怕是秦良玉自己,也不会承认,她比男人强,就像彩礼这个问题,其实程世杰一直都知道,也存在了这个问题。

  从汉朝时期开始,汉朝的彩礼逐渐演变成更加物质化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家禽、丝绸等贵重物品外,男方还要准备牲畜、谷物等三十多样的聘礼。

  明朝时期,法律规定门当户对,即富人找富人结婚,穷人找穷人结婚。朱元璋还发布了诏书,规定不允许天价彩礼的出现,倡导节俭。

  可问题是朱元璋死后,大明的彩礼就越来越重,富家下聘礼多者五六百金,相当于五六千两银子,这只是聘礼的礼金,而不光是聘礼,聘礼的财物也是大头,比如丝绸、布帛,由于生产力低下,一匹上等的松江棉布,就要一百多两银子,而一匹丝绸也要六十七两银子,下聘礼的时候,通常都是几十匹,或者几百匹。

  也有几千匹的大富,穷的自然是有穷人的方式,有的时候,一斗粮,甚至是几升粮食也可以下聘礼。

  在程世杰看来,彩礼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说明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富裕的家庭往往会选择金钱作为聘礼的一部分,这体现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重视和追求。

  然而,这种物质化的彩礼也逐渐带来了不平等和压力,让人们开始反思彩礼的本质和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武大郎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