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第113章_穿成书生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俞才授官,眼下只知道俸禄不高,其实也有许多做官的门道是不知的。

  朝廷俸禄虽然少,可是部门油水和外水还是很多的,自己部门可以捞一些,外头的商贾小民会奉上不少补助,他们十分懂事,逢年过节只管送东西,几乎是不会求办事儿的,若是要办点儿事情,就是芝麻大点事情也会奉上官员俸禄的上十倍银钱求官行方便。

  算是见人下菜碟吧,官级越高,孝敬的钱银自然越丰厚。

  所以说只要外水收的得当,日子还是风生水起。

  但是这也得分部门,像是方俞眼下这个部门,爱的人爱的无法自拔,恨的人恨的避之不及。

  翰林院又称穷翰林,是比礼部还要清水的清水衙门,要想捞外水,基本是做梦,路子少之又少。

  每日做点翻译,陪着皇帝外猎,修订书本记录皇朝得失,会试之时帮助礼部打点下手,看着这些差事儿,这往哪里捞偏门去?

  就是你愿意帮助无依无靠求告无门的商贾人户,人家还不要你管呢。

  再来说翰林院为什么又得官员喜爱呢,这翰林院可以称之为干部学院,就是国家公立的大学,是皇帝选的储备人才库。官宦人家看中两个字,清贵。许多官员都会拿翰林院作为垫脚石,有此份工作经历的官员在其他任何部门人家都会高看你一眼。

  朝中官宦人家有封荫和捐官儿的做官途径,比平民老百姓入仕的途径要宽的多,也就是说这些子弟可以不用科考就能做官。

  但是文官清流,这些人家有钱有权就很事儿,总觉得自己不是经过科考层层选□□的优秀人才、高干子弟,能力得不到最直观的证明,就很羡慕眼红以新科进士出身进翰林院。

  m.luoqiuzww

  除却这一层,翰林院官员的官阶虽然不大,但因为日常工作性质,比别的部门更容易见到皇帝,获得赏识升官也比别的部门要更容易一些。

  自然,这些都是目光长远家底丰厚的官宦才能看到的,目光短浅为生活所迫的便巴不得直接外放,地方上吃油水去。

  殊不知地方上要做出政绩来也是让人头皮发麻,倒是不如得个清贵履历,再接触接触九五之尊,了解一下天子喜好,比外放的前途可要明朗的多。

  皇帝授官结束后,大手一挥,翰林院的首长就来领人了。方俞随之去了自己以后的岗位,倒不是今日就要留着坐班任职了,先转悠一下认认地儿,到时候别回来续职地方都找不到才尴尬。

  跟着一把手翰林学士进了翰林院,先是见着堆积如山的史书典籍,随后就有人出来看热闹,新人来的时候古往今来都一样。

  方俞依次见了同事,等从侍读学士介绍道侍讲时,见着那张陌生又熟悉的风度翩翩的脸,空气顿时有一亿点沉默。

  以为再也不会见,冥冥之中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